正史中的杨六郎能力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杨家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杨六郎更是贯穿《杨家将》的重要人物,镇守三关,身边还有“哼哈”二将,也就是孟良、焦赞。
在北京一带,留下许多与杨六郎有关的故事与遗址:颐和园北面有座山叫望儿山,据说是辽宋争战期间,杨六郎一直带兵打仗,其母佘老太君常常登上此山向北瞭望,还擂鼓助阵,希望儿子杀敌打胜仗,于是,后人便叫此山为望儿山(杨延朗之母佘太君,据考证当作“折太君,因晋北方言中“折”与“佘”谐音,是宋初将领折德扆之女。折家乃河东府州世家,八代为将守边,战功卓越,人呼“折家兵”,杨业战死后,折太君曾上书宋太宗述说杨业战死沙场的原因,迫使宋太宗下诏褒恤,惩罚了潘美等将领)。
据说北京西郊有六郎庄,杨六郎在此练兵驻扎,还有一个地名挂甲屯,说是杨六郎在此晾晒过染血战袍而得名。然而,在辽宋时期,北京地区属于辽国,是辽国的南京,杨六郎怎么可能在辽国境内留下这“遗址”呢?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六郎是怎样的?
杨六郎,不是《杨家将》中的杨延昭,叫杨延朗,是宋朝血战陈家谷口的勇将杨业的长子,也不是六子,出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是宋辽签定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辽自澶渊之盟后,几乎没有打仗,偶尔边境发生点小磨擦,人们习称的三关是指瓦桥关(今河北雄县)、益津关(今河北霸县)、淤口关(今河北霸州东),就隶属于高阳关(今河北高阳东)路都部署。杨延朗“在屯所九年”,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死于任上。
二、自小随父征战
可以说杨延朗自从军以来,始终镇守于河北抗辽前线,于是,当地留下了许多有关杨六郎的传说故事与遗迹(其中大部分都是随着杨家将故事的广为传播,后人附会的),杨延郎镇守高阳关(也就是人们说的三关)时,宋辽已经休兵止戈,几乎没有发生战事,偶尔发生点小摩擦,所以说,无论民间传说也好,乡邦文献中所载,都不必当真。
据《宋史》记载: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除了与杨业在陈家谷口战死的杨延玉以外(有可能是二子),其余六子依次为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瓌、杨延贵、杨延彬。因杨业“死于王事”,宋太宗赵光义擢任杨延朗自供奉官迁崇仪副使,从此从上战场,而其余的儿子或迁供奉官,或录为殿直,未见其事迹,更没有抗辽战迹,而人们眼中的杨七郎其实是与杨延朗抗击辽军的保州刺史、缘边巡检杨嗣,与杨延朗齐名,边人称之为“二杨”,根本不是杨延朗的兄弟,也是后人演义出来的杨七郎叫杨延嗣。
留意史料,梳理一下杨六郎(杨延朗)的事迹:杨延朗自小沉默寡言,喜欢行军打仗之类的游戏,杨业见了,感慨地说:“此儿类我!”看来继承杨家尚武的风气,年纪稍大一点,就随父杨业出征打仗,颇有建树,勇冠三军。
宋太宗雍颐北伐,三路伐辽,以忠武军节度使为云、应、寰、朔等州行营都部署,西路军统帅,杨业为西路军副都部署,杨延朗随父出征为先锋,在朔州城下机战中,臂上中了流矢,依旧带伤奋战,攻下朔州。因伤势严重,没有随父转战陈家谷口。
杨业死后,杨延朗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知景州,随后短暂出任江淮都巡检使,不久改崇仪使,知定远军(即景州,今河北东光)。
三、冰冻遂城退辽兵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七月,宋真宗获知辽兵将大举南下,便任命马步军都虞候傅潜出任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防御辽兵入侵,杨延朗也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负责守备保州(今河北保守)、梁门(今河北徐水)、遂城(今河北徐水西)一带,当时杨延朗驻守遂城、杨嗣驻守保州、魏能驻守梁门,三将相互支援。
这年冬天,辽军兵临弹丸小城遂城,此时杨延朗刚刚进驻遂城不长时间,城小兵少,杨延朗一面派人飞报主将傅潜,请求支援,一面布置守城,而这个傅潜胆怯不发救兵,小小的遂城被辽国大军四面合围。
杨延朗手下不到三千兵马,见辽军如潮水般涌来,众心危惧,但杨延朗临危不乱,从容指挥守城,把城中所有壮丁都组织起来,被甲执刃,上城守卫,一次次击退攻城辽军。
辽军没想到一个小小遂城屡攻不克,辽国承天太后萧燕燕亲临城下,擂鼓督战,辽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矢如雨下,请况危机。
恰在这时,天气骤降,寒潮来袭,傍晚,有民夫送水洒到地上,刹那滴水成冰,杨延朗灵机一动,迅速令军民取水浇到城墙外表上,一晚之间遂城城墙包上了一层偷明光滑的坚冰。
辽军来攻城,都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又滑又坚的城墙,根本无法攀爬,箭色上去就滑落了,什么云梯呀,撞车呀,都失去用武之地,只好从遂城撤兵。
杨延朗早有准备,见辽军撤退,打开城门,亲率经锐乘机追杀,缴获辽军甲仗器械无数。
杨延朗奇计守遂城,以弱胜强,英名震边陲,被擢任为莫州刺史。当时宋将魏能也坚守梁门挡住辽军,时称“铜梁门”“铁遂城”,并且与杨嗣一起屡胜辽兵,边人呼为“二杨”,宋真宗亲自接见杨延朗,并对左右说:“此即杨延朗也。延朗父杨业为前朝名将,延朗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为可嘉!”
四、与杨嗣并称“二杨”
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春天,杨嗣奉召入朝见圣,宋真宗升任杨嗣为团练使,杨嗣上奉曰:“臣久与杨延朗联职,今一旦骤然居于其上,故愿且守旧官。”杨嗣好样的,难怪后人把他写成杨七郎!
宋真宗听了,十分常识杨嗣的谦让,便同时命保州刺史杨嗣、莫州刺史杨延朗为本州团练使,并且欣慰地对宰执大臣说:“杨嗣及杨延朗并出于疏外,以忠勇自効,朝中忌嫉二人者众,朕力为保庇,乃及于此。”
这年冬天,辽军南侵,其前锋在长城口被宋北面前阵钤辖击败,随之辽军大至,张斌退守威虏军(即遂城),辽军绕过遂城南下,杨延朗与杨嗣、秦翰、李继宣为前阵将领,各统本部兵马分屯静戎军(即梁门)、威虏军一线,会师迎敌,杨延朗与杨嗣事先率领经锐埋伏于遂城西北的羊山西麓,李继宣与秦翰分为左右两队继进。
为了有敌,杨延朗率百余骑兵自北面向辽军挑战,且战且退,将辽军引入羊山西,刹那伏兵四起,李继宣与秦翰率部合围,辽军措手不及,与宋军争夺羊山制高点未果,大败而逃,四将挥兵掩杀,当辽军大部队赶来增援,杨延朗四将率部撤离,退保威虏军,此乃史料中的“羊山之伏”,此战后当地老百姓改羊山为“杨山”,亦叫“藏兵山”。
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春,辽军又攻保州,杨延朗与杨嗣率军增援,被辽军击败,损失严重,宋真宗念二杨素以忠勇闻名,并没有处分他们。
次年,杨延朗改任宁边军部署,宋真宗诏增杨延朗部兵员万人(以前一直是三五千之众,绝对不是小说中的边关大帅),指示“如契丹骑入寇,则杨延朗部屯静安军之东,令莫州部署石普屯马村西,以守护屯田,且断黑卢口、万年桥敌骑奔冲之路”并且杨延朗不受定州都部署王超节制,可“便宜行事”,拥有用兵自主权。
宋辽签定澶渊之盟后,契丹兵马北返,杨延朗请战“邀其归路”,宋真宗诏止。
后人有诗曰:
拒马河边古战场,土花埋没绿沉抢。至今村盲鼓词里,威震三关说六郎。
这诗实是对一代名将杨延朗的敬仰之请,不是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