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许多明朝遗民们,都生动回忆明朝末年繁华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士人笔下:东南沿海经济高度发达,晚明的文化也空前繁荣,诗词戏曲乃至科学成果层出不穷。
但事实确实如何吗?繁华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
首先,所谓的繁华记录中,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发达的地区,而关于这些记载,也主要集中在士人阶层。
在这个所谓的繁华背后,却是一个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危机四伏的时代。
要想说明末社会矛盾有多严重,那就得说说地区差异了。
相比于江南的繁华,山西和陕西等西北地区,就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这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原本就不发达,推行"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本身风险极大。加上张居正病故后,明朝官场越发人浮于事,好经也终于念歪。
根据记载,万历年间,陕西光一省百姓的负担就因为计亩征银暴涨了三倍之多。到了崇祯年间,一场大旱,原本就举步维艰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
所以,为什么一场西北灾害,就催生出了要了明王朝命的李自成农民军?所谓"裁撤驿站"只是表象,真实的原因,却正是从万历年间起,西北大地日甚一日的极度贫困。
在社会矛盾上另外一场催化剂——政风,在官场上面,上行下效。简单说就是什么都事请都折腾一番,好好工作是不可能的。
当然最严重的,还是整个晚明社会,已经严重机化的民生矛盾。
明朝时期,广东地区一艘商船过境都会受到层层抽税,各级官员一起发财,玩命狠宰老百姓。
在当时,苛捐杂税再多,越辛勤劳作越交不起,为躲苛捐杂税只能逃跑。然后就恶新循环,很多村庄农民跑光,地都已经没人种。
所谓明朝灭亡是"可惜"?是"意外"?其实只不过应了一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