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相对于他的父皇乃至于相父诸葛亮来说,不管是个人的治国能力、政治影响力、历史评价,都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因为他一句“乐不思蜀”的话,成为千古“名句”……彻底地把他自己的名声钉在亡国的耻辱柱上,永生永世不能翻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相对客观的认知,应该是大部分的中国孩子都读过这个故事的教科书,知道了刘禅作为一个亡国、败家、数祖忘宗的反面教材,自三国后的历史学家、文学家都希望中国的孩子们要吸取刘禅亡国败家的教训……
可是,刘禅果真如此不堪、蜀国亡国真是刘禅一个人的责任吗?刘禅真的把刘备和诸葛亮毕生心血打造的一手好牌打烂吗?
我们可以撇开受罗贯中是超级蜀国粉的偏心影响,从一个客观、公道的角度,给刘禅一个说话的机会、“洗白”自己的机会……
二、谁才是蜀国亡国的罪人?
在替刘禅“洗白”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刘禅说这句话的背景和结果。
公元262年,魏国以压倒新的优势兵力,派出大军攻打已经没有刘备、没有诸葛亮、没有了定国神针的蜀国。
尽管蜀国姜维所部坚守在汉中的剑阁一带,让魏军无法再前进一步。但是魏国大军很聪明,采取迂回战术,不于剑阁的姜维大军正面纠缠,而是避其锋芒,绕到姜维侧面的蜀国薄弱地区,出其不意地从侧面打开攻蜀的另外一条通道。
因为剑阁侧面的音平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山高路险,蜀军根本想不到魏军敢于从这里经过,因此在音平根本不设防……
在此不设防,一方面是少看了魏国军队的勇气和决心;另外一方面,蜀军这个时期已经是缺人缺粮更缺意志……部分将领并没有要跟来犯的敌人共存亡的意志,因此这个真正的“空城计”,给魏军打开了从西路直扑成都的方便之门。
当涪城守军不战而降了魏军后,成都的刘禅知道大势已去,无谓的挣扎,只会加剧蜀国百姓的灾难。于是权衡厉害……在降吴还是降魏之间,最终选择了降魏。
在降魏之前,刘禅下令姜维向魏军钟会投降,然后自己率领太子和群臣献出玉玺,投降了邓艾。
刘禅这个时候,决定投降魏国,而不是投降吴国,自有他自己的考虑……这个时候的吴国的国力,也已经不比赤壁之战的时期。
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在连年征战之中,蜀国和吴国的国民经济都急剧下降……打仗并不单纯比较双方的兵种、数量和设备,更多的是考验各方在打持久战时的“续航”能力。
蜀国借的是蜀道、吴国所借的是长江天险,都不是铜墙铁壁,不可战胜,还是要靠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付出才能坚守。但魏国的国力却在此消彼长,三国分治的平衡在数十年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国的请况比蜀国好一点,因为吴国比蜀国少了折腾……在诸葛亮不顾蜀国国力衰竭的现实,还是坚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时,已经把蜀国最后的一口活命的“运气”都消耗掉了。
但蜀国的衰弱,还要更早就开始了:早在刘备“明借实霸占”荆州,再派关羽长期驻守,导致蜀国原本就不是很强大的、对任何外敌都有打赢歼灭战的军事能力只能削弱为1/2的战斗力,还要掰开成两半……
人家打胜仗的,都说要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或者说不打没把握的仗……蜀国原本不占优势的军事能力,便因为这个治国方针,而“先天不足”。
从关羽后面败走麦城,就知道蜀国军事能力是“外强中干”,而这一个治国方针,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联吴”是正确的,但是后来执行过程里面,就因为赖上了人家的荆州,跟吴国之间,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蜀国占据了荆州,短期有好处,但长远看,荆州对蜀国来说,只是一块机肋。蜀国之败,是治国方针的错误。
长时间投入对外的军事行动,但国民经济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诸葛亮是不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人呢?起码从现代人的角度,诸葛亮品德和请草,相对比其能力要高一截。
三、亡国之君
通常亡国之君,已经很难强求有什么好结果。刘禅在决定投降时,内心肯定是忐忑不安的、更难说保持自己的尊严。但如果刘禅继续反抗下去,亡国的结果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
包括吴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刘禅看得很明白。倒是如果继续负隅顽抗,黎民百姓继续因为战争造成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状态会更加严重。
刘禅选择投降,看似失去气节,苟且偷生,但谁不知道刘禅此举,对蜀国百姓、对蜀国军队来说,都是最切合实际的选择?包括刘禅被送到洛阳,为了安抚蜀国人心,司马昭代魏帝下诏,封刘禅为安乐公……这个封号本身就是讽刺刘禅贪图享乐,刘禅只能哑忍、接受,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管是刘禅自己还是后世人都明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能说明你比别人更聪明,而是你的自私和逞强好胜……为了面子和所谓的“理想主义”,而不顾自己连里子都保不住了。从“随机应变”这一点来说,刘禅比刘备和诸葛亮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