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程咬金被说晚节不保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对于熟悉隋末唐初历史和“大隋唐”系类小说的朋友们来说,程咬金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人物。在“大隋唐”系类小说中,程咬金可谓生荣死哀,不仅是能左右皇帝的国公爷,还是高寿善终的老千岁。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的程咬金却有些“晚节不保”。这是为什么呢?
程咬金是瓦岗军旧将,李密失败后因对王世充不满而投奔大唐,在唐朝统一天下时屡立战功。太宗皇帝登基后,程咬金继续为“贞观之治”贡献力量。不过由于文治能力不足和李靖、侯君集、李世勣、李道宗、薛万彻等名将,程咬金在贞观时期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驾崩,程咬金率军护送同在翠微宫的太子李治(唐高宗)返回长安。唐高宗永徽年间出现了机烈的政治斗争,很多贞观时期的名将都被长孙无忌干掉了。不过直到长孙无忌被唐高宗夫妇打倒,程咬金依然都置身事外。
显庆元年(656年)八月,唐朝征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因为唐朝名将此时出现了断档,所以唐高宗任命已经年近七旬的老将程咬金为讨伐阿史那贺鲁的总指挥(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王文度为副大总管,当时还没能独当一面的“灭国狂魔”苏定方为前军总管。
十二月,苏定方率五百骑兵大败西突厥两万骑兵,斩首一千五百余,唐军初战告捷。然而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战功,力劝程咬金缓慢前进,不给苏定方再立新功的机会。为了说服程咬金,王文度甚至谎称缓慢前进是唐高宗的“密令”,而程咬金竟然相信了王文度。
于是唐军在严冬朔风中缓慢前进,粮草不继,人马冻病而死。苏定方力劝程咬金改变缓慢行军的战术,还指出王文度肯定没有唐高宗的“密令”(又公为大将,阃外之事,不许自专,别遣军副,专其号令,理必不然。须囚絷文度,飞表奏之)。但程咬金却没听苏定方的。
唐军抵达西突厥重镇恒笃城,城中很多胡人主动向唐军投降,王文度竟然建议程咬金杀降屠城,将胡人财物的财物据为己有。苏定方得知后骂王文度此举是“自作贼”,可是程咬金再次选择支持王文度。唐军在恒笃城屠城,程咬金和王文度还不将劫掠的财物分给苏定方。
阿史那贺鲁得知恒笃屠城后立刻远逃,开局良好的唐军因为程咬金和王文度的错误指挥而功败垂成,此战的收获远小于损失。唐军撤回后,唐高宗处罚了程咬金和王文度的违法行为和错误指挥。王文度因为矫诏而被判了死缓,程咬金则被免去所有官职,成了庶人。
不过念在程咬金的功劳和地位,唐高宗后来又任命程咬金为岐州刺史,但政治地位和影响都大不如前。程咬金明白自己已经到了彻底退出朝廷的时候了,便向唐高宗请求退休并立刻得到批准。程咬金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辉煌,但结局却如此不堪,自然被认为是“晚节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