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和清朝,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十七岁的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2月)踏入紫禁城大门。那年她被封为兰贵人,又在那年开启了她非凡的人生。因容貌出众,又略有才干,不久便被咸丰帝宠爱,于1854年2月2日晋封为懿嫔。母以子为贵,不得不说,当时的慈禧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在咸丰六年三月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因此也顺利升迁为懿妃,直至懿贵妃。
图1
而且大清王朝此时正值内忧外患之际,病弱的咸丰帝既要顾及英法联军对北京的侵略,又要顾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此时他的身体早已无力支撑。于是笔迹颇具“端腴”彩的懿贵妃,便成了咸丰帝的代笔人,从未有过政治权力的她,第一次感受到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美妙,而这更是萌发了她心中的渴望。
在享受中,她做着每件事,并且深深地陷入其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她知道了这些权力运行的规律,在心底里酝酿着听政,也开始想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
同治初年掌握大权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叶赫那拉氏跟随咸丰帝逃到热河,本就虚弱的咸丰帝经历了路途颠簸和国内内忧外患的压力,于1861年在热河驾崩。咸丰帝死后,他的独子即载淳顺利继位,由叶赫那拉氏与皇后纽祜禄氏并驾齐驱,同为太后。这时权力之心膨胀的慈禧太后想要独揽大权,于是联合恭亲王奕欣和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顾命八大臣掌权的制约权力,最终形成了“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这时,慈禧终于开始第一次握住权力。
图2
1861年12月2日,改年号为“同治”,初任掌权的她也有了一丝心动,似乎也颇有振奋之心。因此,在议政王奕欣的辅佐下,慈禧开始改革吏治,重用汉臣,并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地主武装。但另一方面,慈禧却为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向外国侵略者让步,成为叛国者。在列强的支持下,慈禧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时也缓和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取得了暂时的安定。
与此同时,为了稳定封建专制统治,维护自己的权利,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方针,发展军事、民用工业,训练海军、陆军,增强清政府的政权力量,同时又增强自己的力量。从客观上讲,这一时期慈禧太后的政治作为虽有丧权辱国之嫌,但也从另一方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清王朝的经济实力增强,工商业初步发展,因此也就称为“同治中兴”。
图3
(1872年),载淳已17岁,迫于无奈,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于是次年将两宫太后收归正位。尽管如此,慈禧早已嗜权如命,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由此也可见慈禧这个女人心机颇深,又深谙算计。然而,受制于慈禧的束缚,同治帝仍无法摆TUO其控制。与此同时,奢华的慈禧太后为了享乐,下令同治帝整修圆明园,以供居住,圆明园的奢华之宏大,亦可见其贪得无厌、奢靡腐化的新格。这时的同治帝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施政的好时机,为了摆TUO慈禧的控制,尽管此时财政拮据,圆明园被严重毁坏,修复工作耗资巨大,同治帝还是坚持要修复。
光绪年间再掌大权
同治帝于1875年1月去世。复归后,慈禧将侄子、侄弟载安立为新帝,同时又将年号改为“光绪”,俩宫太后重新掌权,开启了光绪时代的听政大幕。而且慈禧一回来就接受左宗棠的建议,成功收复了新疆、伊犁。新疆这个大问题解决后,被衣望侵蚀的慈禧觉得当务之急是掌权自重,而慈安太后和恭亲王便成了慈禧太后眼中最大的刺。
残忍的慈禧开始实施她的铲除计划,不久慈安太后就死了,但原因尚不清楚,此时慈禧已解除了一方的约束。两年后,即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之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主张“乘胜追击”,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使法国获得了不少侵略利益,而清政府更是身败名裂,民不聊生。可是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怎知人间疾苦,还在想怎样才能握住那庞大的权柄。
图4
所以她开始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的权力,然后又巧妙地利用侍读学士蔡寿祺劾疏,最终成功地罢免了恭亲王的官职,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人手调到了军机处,很快就把显赫的清流党肃清了。西方宫廷的专制统治正式拉开帷幕,慈禧成功独揽大权,大清王朝也开始在这位妇女手中一步步走向灭亡。
1894年,光绪也长大成伦,大婚后,光绪帝虽以亲政之名,但仍是个傀儡皇帝,习惯新地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慈禧,依然不甘示弱,在光绪面前继续训政多年。而且此时的清王朝早已满朝皆是慈禧太后之子,即使在训政结束时,所有朝内的事请都有她的身影,就像“上事太后谨,宫廷大政,必请命乃行”这样的话一样,此时的清朝早已摆TUO不了慈禧太后的掌权,而国家的命运却握在了这个女人的手里。这样贪婪自私的她,怎么能有济世天下,以天下为中心,心系民生呢?这个大清王朝也不过是给她一个人的娱乐而已。
图5
一八九四年,借着六十大寿的慈禧,借了醇亲王“在颐和园受贺,以康熙、乾隆年间为例,自内到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祝会”,开始挪用当时的军费,整修颐和园。但适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大战来袭还未平息,太后还是把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战争也不能耽搁自己的大寿。而且光绪有大志,慈禧也有大志。慈禧大放厥词“不可有示弱语”,但只是说一套做一套,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早就把国家抛在脑后了。
因此,当有人提出在当前的大战中,应该把大量的人财物用于战场,要求停止颐和园工程。慈禧一听,想耽搁自己六十大寿,当场大怒,说:“今日使吾不欢而散,吾也将使吾一生不欢而散”。因此这次出兵也是失败的,清王朝不断压榨百姓,将大量财物用于此次出兵。之后,清军在战场上一败涂地,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即使是战争的一一败退,也未能唤醒慈禧。
图6
六旬大寿即将到来,为了不让战争影响自己大寿甚至想让外国干涉内政,从而尽快结束战争,顺利举行大寿。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以各种手段与其斗争时,她也开始支持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希望战争能尽快平息。但是局势渐渐难以控制,战事日益紧张,慈禧迫于压力,不能如愿以偿地排场,风光举办寿典,只能暂时改变计划,缩减自己的大寿庆典规模。但是战争的形势越来越难以控制,金州,大连,旅顺相继陷落,慈禧最后不得不在寿宁宫度过六十大寿。
第二年二月七日,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惨败,国内外形势一蹶不振。由慈禧领导的主和派希望通过向日本求和来结束战争,稳定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因此,在4月17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主权沦丧,资本输出,列强瓜分,条条刺痛人心,中国也陷入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境地。但是,这种堕落并没有阻止人们对中国富强道路的探索。就像梁启超说得:“吾国觉醒四千年大梦,实自甲午战败台湾,偿二百兆始”。
图7
于是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派发维新变法,一开始对于变法的希望很强,但是慈禧非常害怕光绪帝TUO离自己的控制,自己大权旁落,所以尽管开始时支持的,但是后来慈禧还是把权力统统掌握在自己手里。光绪帝于1898年6月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修改了法律,满怀期望的光绪帝希望通过修改法律,使我国的经济得到恢复,但由于修改有损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的抵制和反对。190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了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到法国、日本,谭嗣同等人被杀,历时103天的政变失败后,慈禧再一次改法。
戊戌政变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展开,慈禧为平定内乱而主剿,朝廷多次镇压,但均以失败告终,义和团迅速发展,被迫无奈的慈禧只能改弦更张,希望能以剿抚并用,区别对待,然而列强却想要彻底剿灭义和团,调兵进京,慈禧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便想利用义和团来对付列强。而张之洞等地方官员则主张“东南互保”。直至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与光绪帝逃亡,在逃亡期间颁布了一份上谕,将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义和团,命令各地的清军予以镇压。随着清廷态度的改变,义和团逐渐走向灭亡。
图8
又一次,中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也使它变得支离破碎,统治陷入危机。慈禧1902年1月8日回京,为改变自己无能的形象,推行“清末新政”,进行改革。
结语:
光绪帝于1908年逝世,三岁的溥仪作为新帝开始了他悲惨的一生。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去世。最后,慈禧终于结束了她那堕落的封建生活。在整个一生中,慈禧经历了四朝,两次决定皇室,两次发动政变,三次落幕听政,她把王公大臣,甚至皇上玩弄于股掌之中,她把天朝逐渐沦为洋人走狗,她这辈子在权利上是成功的,但在历史上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西太后治下的中国》《慈禧太后》《故宫文丛——实话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