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222年8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到公元223年2月时,刘备病重,他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当时刘备不仅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甚至还将整个蜀汉交到了刘备的手中,并给了诸葛亮绝对的生杀大权,让他可以更换君王,而诸葛亮感怀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因此他当即表示自己必定竭尽所能,报效蜀汉,直到他自己去世为止。在刘备去世后,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诸葛亮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蜀汉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随后,诸葛亮率军亲征南中,就此平定叛乱,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的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不难看出,诸葛亮自刘备托孤后,一直做的事请就是准备北伐,为何他一定要北伐呢?
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困局。看起来,在刘备离开人世后,诸葛亮手中有绝对的大权,他在表面上是一人之下,实际上他的实权似乎比刘禅还要大,毕竟只要他不满意,就有更换刘禅的资格,但刘禅并不是弱智,他甚至还比一般人要聪明一些。然而诸葛亮在掌权之后开始清理腐败现象,如此一来,诸葛亮就不可避免的会触碰到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在这些老臣面前,诸葛亮又不得不做出维稳的事请。
也就是说,诸葛亮虽然才智过人,也有很强的约束力,而刘备没有看错他,可是当大权给到诸葛亮手上时,诸葛亮也犯难了。诸葛亮虽为完美人,但他却不会很好的管理集团里的小派系。在诸葛亮如此严苛的治理下,老臣们逐渐感觉到惶恐,在言行中自然与诸葛亮对立,正因如此,诸葛亮的北伐就是他在这样请况下的无奈之举,毕竟手握大权,一直在国内发展,内部矛盾就不断,但只要他带兵打仗,老臣们就有机会获取到利益,而刘禅也能凭借着诸葛亮的军功,继续放权给诸葛亮,以至于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笔者认为,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不愿意像姜维一样在宫廷的风雨中败退并身死,他即便要死,也要死在追逐自己匡扶汉室的北伐过程中,因此诸葛亮才会一直致力于北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