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雷音寺,那么经历了这么多所为的真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对于大唐又有什么价值呢?
话说这西游记演绎到末尾章节,唐僧取经已然到达西天大雷音寺,按理说这佛祖圣地,那就该和谐完满,可不知为何,在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的佛祖世界却颇有些奇怪,为何如此说,且听司马一一道来。
首先是如来佛的开场白,其中有一段他是这么说的:
“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TUO苦恼,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哈哈,这话便十分有趣了。为什么这么说,你且听听这三藏是哪三一个谈天,一个说地,第三个则是度鬼个?,这连起来不就是谈天说地扯鬼(话)吗?
还有,既然说是佛经,那就好好地谈佛,偏偏说什么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难道这是印度版的百科全书么?唐僧拿这书去研究花鸟鱼虫,还是讲说天文地理呢?
看《西游记》到这里,真的感觉吴承恩这是在讽刺佛教了。
为什么?因为真正的佛教三藏,完全不是这些内容。
所谓三藏,其实就是佛教圣典的分类,指经、律、论三种圣典。而以教派论,又可分为小乘三藏与大乘三藏两大类。
法,其实就是“佛所说的教法”,其实也就是理论经典,你可以理解为佛教的《乔达摩选集》。而律,就是佛教出家教团日常生活的规则。
早期的经、律,实际上是只用口传而未形诸文字的,这也就是西游记中的无字佛经——所以阿难和迦叶最初给唐僧师徒的佛经,便是这种早期的经典(但实际而论,没有字,也没有口传,唐僧取到的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随后,经历了数次所谓“结集”,而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书面文字:法与律。尤其是律藏,逐渐形成止持戒(禁止事项)与作持戒(遵守事项)两种。出家教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严格的说明与规定。
而之后,便有了论。论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法与律的解释说明。
西游记中,说中国原本流传的是小乘佛教,而唐僧去取的则是大乘佛教的教义。可实际上这里又有问题,因为所谓的“三藏”,根本上就是小乘佛教的理念。譬如《法华经》中便曾有“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的语句。
而在唐代那个时期的印度,印度的大乘佛教根本就没有什么三藏,理由也很简单,大乘有经与论,可是不会有律,因为这时候的大乘还没有出家教团,压根就没必要制定什么教团规律的律藏。
不过也有例外,譬如那烂陀寺,当时有数千位僧侣聚集此处,律藏就不可或缺了。于是把小乘佛教的戒律拿过来,当作自己的律藏。
那么,历史上的玄奘,为什么会被称为三藏法师呢?这其实就是一种美称,说这和尚通晓一切佛经圣典的意思。
但无论如何?三藏都不可能是什么谈天说地讲鬼,这难道是搞笑版的如来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