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三国,没有哪个政权是一蹴而就的。
曹草崛起于北方,击袁术、灭吕布、破袁绍、平乌桓、定关中,历经千难万险,花费无数心血才造就了强大的曹魏政权。而刘备一生飘零,辗转于中原各地不得志,遂南下荆州、西进益州,最终龙盘巴蜀,磕磕绊绊地建立了蜀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与魏蜀两国的坎坷发展相比,江东政权从草创、建立到稳固,似乎不过几年光景。因而在世人看来,孙氏基业来得太过轻巧与容易;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江东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却暗藏着刀光剑影。这一切,还要从小霸王孙策遇刺时说起。
一、孙策遇刺反映出江东局势
建安五年(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游猎时遇刺,而后伤重而亡。《三国志·孙破虏讨逆转》中说:“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乍一看,这只是一场私人恩怨引发的巧合。可实际上,却是一场经心策划的音谋。因为孙策游猎,本是机密而行,却被人提前获知,可见江东内部必有间细。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提到:“策前西征,登音复遣间使,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图为后害。”当时曹草与袁绍对峙官渡,孙策想借此机会偷袭许昌。于是广陵太守陈登派人暗中联合严白虎的残余势力,对许贡门客给予一定支持。严白虎是江东豪族出身,因不满孙策统治,遂被诛灭。从严白虎余党与陈登的联合来看,尽管孙氏已经统治江东,但当地豪族仍旧对孙策心怀不满。
为何江东豪族对孙氏的统治不满?
一方面,孙氏以及淮泗集团来到江东,并取得统治地位,这损害到了江东豪族的政治利益。而另一方面,孙策在征战江东时,曾“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孙策的弑杀之举,使得江东豪族人人自危。故而陈琳在《檄吴将校部曲文》中写道:“而周盛门户,无辜被戮,遗类流离,湮没林莽,言之可为怆然。”
综上,孙权年少即位时的最大敌人,便是江东豪族。但这个严峻问题,却被朱治给轻松化解了。再探讨朱治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汉代的选官制度,这是朱治能成功化解双方矛盾的必要手段。
二、察举征辟制与门阀崛起
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分为察举制与征辟制。大概意思是说,朝廷每年会给出名额,地方长官需要从本郡(州)之内挑选德行、家世、名声都不错的年轻人才,并向朝廷举荐。一旦通过考核,这些后辈才子便能得到入仕的机会。
不难发现,汉代选官制度虽然打破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但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新。原因无他,才子能否得到察举,取决于地方长官的主观新选择。一般人想要获得被举荐的资格,自然要与地方长官打好关系。多数请况下,他们还以师生相称。
这么一来,朋党势力逐渐形成,并间接促使门阀世家进一步生长。放眼汉末枭雄,诸如袁绍、曹草、孔融等人,皆是举孝廉出身。由此可见,察举征辟制逐渐为门阀世家所掌握。
三国时代,可以将它视作东汉王朝的一段延续。正因如此,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体系,基本都是沿袭汉朝,选官制度亦是如此。在孙策没来之前,江东豪族也是如此。江东地方长官,多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在任期间,便利用察举征辟制,大肆提拔后辈,令他们成功进入仕途,从而保证家族势力能一直繁荣鼎盛。
但孙氏进入江东以后,这种局面便被打破了。
严格意义上说,孙氏以及淮泗集团,属于江西人氏。一旦他们掌权,势必会破坏江东原有的政治体系。这是因为孙氏掌权后,身居高位的难免是程普、周瑜这样的淮泗将领。这么一来,江东豪族子弟想要再进入仕途,便比以往更加苦难。
以上,便是孙氏与江东豪族之间的根本矛盾。这个问题看似棘手,却在朱治手中得到了完美解决。
三、朱治促使双方协同合作
据《三国志·朱治传》记载:“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可见孙权能稳固江东政权,离不开朱治与张昭的努力。张昭才高名重,东汉豪族也是儒门世家,他们尊重张昭,这倒也能理解。那存在感不高的朱治,又是怎么发挥出作用的呢?
朱治是三朝元老。在孙坚起兵之时,朱治便在其麾下担任司马。孙坚死后,朱治又继续辅佐孙策。在后者斗转江东期间,朱治进击吴郡,将太守许贡赶走,自己做了吴郡太守。自此,朱治便担任了整整三十一年吴郡太守。
众所周知,吴郡是江东治所,也是整个江东的政治中心。而朱治身为地方长官,他有资格为朝廷选拔人才:“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
可以看到,在朱治协调之下,江东豪族子弟皆通过他的举荐,源源不断进入朝中为官。当然,朱治此举自然是受到孙权授意,他之所以大肆举荐江东子弟,便是代表孙权向江东豪族释放善意,希望双方之间协同合作。
孙权也没闲着,他还招揽了许多流寓之士与江东子弟,令他们进入自己的幕府。前者代表是诸葛恪,后者则以陆逊最为显赫。正因如此,江东豪族对孙氏的敌意逐渐消除。而江东的政治体系,也转为江东豪族与孙氏共治。
接着再说朱治,他之所以能成功笼络到江东豪族,便在于他也是个江东人。孙权手下,不缺忠心臣子,如程普、吕范等人,都是三代老臣。但在淮泗集团中,唯有一个朱治是丹阳人。
建安初年,孙权将丹阳郡治所从宛陵移至建业东部,即新吴郡所在之地。而吴郡四姓,分别为顾、陆、朱、张,这四大家族在江东豪族中话语权最重。正因如此,朱治来做这个吴郡太守,并以此举荐豪族子弟,是受到孙氏与江东豪族的一致认可的。
陆机《吴趋行》注引《吴录》提到:吴郡四姓的排序方式,为朱、张、顾、陆,这说明在黄武(孙权在位时年号)初年,朱治以及他所在的朱氏,是江东最为显赫的世家。结合上文可知,朱治在江东地位举重若轻,便得益于他作为吴郡太守时积累的人脉与政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