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风云 >
吕不韦和李斯都担任过秦国丞相,谁的能力更强?
更新时间:2021-04-27 11:26

  你知道吕不韦和李斯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吕不韦和李斯,两人都担任过秦国的丞相,而且可以说都是秦国统一路上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吕不韦帮助嬴异人当上秦王,也就等于帮助了嬴政,而李斯辅佐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那么究竟这两人谁要更厉害一些呢?吕不韦和李斯这两人,究竟谁对于秦国的贡献要更大一些,谁算是秦国的大功臣呢?

image.png

  1、吕不韦的经历

  先说说吕不韦,一般提到吕不韦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他和赵姬、嬴政那些不明不白的关系,而忽略了他为奠定秦国天下大统的基础所作出的贡献。

  吕不韦在秦国期间一直用重金招揽六国人才,门下食客多达3000余人,这些人才在吕不韦执政期间也为他提出了许多颇有建树的谋划,比如编撰专门的文章规范农业生产、拨出资金规划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用杂家思想综合法家思想治国等等。

  并且吕不韦还与这些门客共同汇聚了一部《吕氏春秋》,里面融合了诸子百家各派主张,这也就是“一字千金”的典故。

  吕不韦执政期间还废除了用头颅记录战功授予爵位的形式。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推崇军功爵制,所以秦国士兵在攻克一地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屠杀平民,然后用他们的头颅、耳朵充当战功,这也造成了被占领地区的机烈抵抗。但吕不韦废除了这一形式,让大秦军事在后面的战争中不扰民,伤民,不屠城,这个使得大秦从此攻城伐地更易,减少了敌方誓死反抗。

  吕不韦还曾两次抵挡六国围攻,并借机扩大秦国军事力量。重用名将蒙骜,张骞,李信等人,切断了六国间联系,以致此后再无六国合纵,为之后秦国一统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军事基础。

image.png

  2、李斯的经历

  再来看看李斯,李斯在秦国的早期出任长史,负责暗中派人去游说东方各国。对于那些有声望的人物,能用财宝收买的,就不惜重金收买;对于那些不肯接受财物的,立即就派刺客把他们杀掉。

  后来给秦王嬴政上了一篇非常有名的奏章《谏逐客》书。李斯也因此成为廷尉,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当了皇帝,李斯更是当上了左丞相。

  之后李斯建议秦始皇撤除了周天子时期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也成为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模板。

  同时在经济上,李斯主持进行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改变了六国时期货币、度量衡混乱的局面,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image.png

  3、李斯和吕不韦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一些

  吕不韦和李斯,都是秦始皇执政时期的能臣,吕不韦是前期的谋士,而李斯的后期的谋士。关于这两个人的故事都特别经彩,而且充满争议,吕不韦和李斯严格来说都不算品新高尚的人,两个人都做过不太光彩的事请。

  吕不韦曾跟秦始皇生母偷请,后来又将嫪毐放在了后宫,后来引发了叛乱,此事也导致了吕不韦直接失去权力,并远离秦国的政治中枢,最终在秦始皇的B迫下自杀;而李斯是一个自私的人,虽然治国理念极强,但也曾因嫉妒而杀害同门韩非,这都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他后来因为一己私衣而放弃扶苏,他害怕其重用蒙恬危及到自己的丞相之位,在赵高的怂恿下扶持了胡亥,直接加速将秦国推向了灭亡。

  李斯与吕不韦,两人都是实干家,都是文理兼备之大才,两人都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向、谋略和眼光。

  这两个人对于秦国的功绩,可以说是不相上下。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国,但李斯对于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所以我们从历史的大角度来说,李斯的贡献更大,可单纯对于秦国来说,李斯的贡献不如吕不韦。更何况,秦国灭亡跟李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当初他扶持的是长子扶苏,大将军蒙恬上位,那么宦官赵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更不会有胡亥这样荒唐的人坐在黄位上,如果没有这些内患,秦国还是很有能力去平息“外忧”的。

  

关键词:吕不韦,李斯,担任,秦国,丞相,谁的,能力,更强,知道,吕不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