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草根皇帝,朱元璋这一路走来,可谓布满艰辛。幼时出生寒门家徒四壁,少时难以果腹,靠放牛、乞讨为生。青年时在朋友的介绍下离开寺庙,加入农民军起义。中年遍败各路军阀,建立大明。祖辈没能带给他的荣耀,他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将江山打下,堪称传奇。不过,早年如此传奇的经历,在他建立大明后,却再没能继续延续。
朱元璋率军攻打集庆时,太子朱标的出生曾令他大为振奋。赢得胜利后,他亲手在当地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一话,足见他难以抑制的喜悦。作为长子,朱元璋对朱标有着非常大的期望,不仅请天下最好的老师教授他,在称帝后更是以太子的标准培养他,传他礼教国学,帝王之道。每当自己有时间,他总会与朱标坐谈创业之不易,守成之艰辛,在谈起古今成败来,往往不觉就是一晚。
这般调教之下,朱标虽生于安乐,却无半分纨绔之虚浮,更无半点乱国之贼心。新格的温润厚慈,使他在兄弟间颇有威信,而在面对朱元璋的冲动乱杀时,他依然敢与父亲直面驳斥。这不由得让朱元璋又气又喜,更为自己有这样一子而开心。
不过,朱元璋尽心尽力的培育却以悲剧而结尾。太子朱标年仅36岁便匆然离世,而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才能为孙子朱允炆称帝而铺平道路。为此,他大肆屠杀开国老臣,使满朝上下遍布恐怖,善终者十不存一,就连自己的儿子们也受到了他严密的监视。
1398年,朱元璋终于再也撑不住自己沉重的躯体,瘫倒在榻。自知时日无多的他,下令紧急招燕王入京,在临终前依旧对朱允炆的未来忧心忡忡。他迟暮的问道:燕王来否?满朝文武只是低下了头,无人回应。接下来,他又接连加重语气连问两次,百官却依然噤若寒蝉,无人敢答。最终,一代雄主朱元璋,就这样在无奈与遗憾中闭上了双眼。
参看朱元璋为建文帝肃清未来威胁的手段,朱棣此行很可能凶多吉少,成为朱允炆稳定上位的祭品。但是,朱元璋毕竟也是一个父亲,如此急迫的衣见燕王,很可能也只是为了敲打他一番,勉励他为朱家大业而奋斗。又或者,只是单纯的不甘与无奈才让他如此行事。但不管怎样,他为朱家所做的所有维稳工作,却使得国无名将可御敌,反而成了朱允炆的催命符,这是他万万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