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国之后最具有血新的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外敌入侵国土,明朝一直奉行能动手就别废话的原则,打得赢自然最好,打不赢也拒不投降,他的最后一位君王朱由检宁愿自尽也不愿归顺,可见大明风骨。
这样的王朝确是由一位布衣,甚至可以说乞丐之人建立,后世更有人戏称朱元璋开局一个碗,重建新王朝,小说都不敢怎么写,那朱元璋到底是何等人物,如何在烽烟四起中开疆拓土,成立大明?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的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八,故也称为朱重八,家中贫寒自然也没能力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有人将他和汉朝建国皇帝刘邦并称布衣帝王,可他比刘邦处境更加艰难。
至正三年(1343年),本就生计困难的他们,家乡又发生了旱灾,蝗灾和瘟疫,他的父亲兄长母亲都在天灾中去世,家中只剩下他和二哥。家境实在贫寒,亲人身死,连一口棺材一块坟地都难以买下,眼看亲人遗体就要弃尸荒野,邻居可怜两个孤儿,送了一块墓地与他。安葬完亲人之后,为了生活下去,他与二哥侄儿等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元末统治腐败昏庸,不体察民生疾苦,对汉人更是无请,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投奔了皇觉寺剃度出家做了小和尚,每日便在寺中做些扫地上香等杂事。还没安定多久,饥荒也蔓延到了此处,寺中得不到施舍,主持也庇护不了他们,只得打发他们去云游化缘,自生自灭。年仅17岁的朱元璋身如浮萍,漫无目的的漂泊于尘世。
随着元朝更加残暴的统治,两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机化,加上天灾频繁,民不聊生,百姓走投无路,义军并起。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等人在颍州揭竿而起号称“红巾军”,自封明王,之后在他的鼓动号召下,徐寿辉起于蕲州、赵均用起于徐州、次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创建白莲会。
义军四起,免不了争夺权力壮大军队,之后郭子兴的大军攻下濠州,他自称元帅,号令彰明,军队也不断扩大,数万百姓起而响应。朱元璋也在这时收到儿时伙伴汤和来信,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义军,成就大业,他虽没有太多学识,但看天下疾苦,百姓流离失所心中也有想要匡扶天下之志,于是他投奔了郭子兴,那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
朱元璋参军之后,作战勇猛,灵活变通,处事得当,略懂文墨,经明能干,常常身先士卒,在军中的好名也传播开来,郭子兴惜其才干,将他视为心腹知己,还将自己养女马氏赐给他为妻,为他新起名字改朱重八为朱元璋,字国瑞。
各地义军虽表面恭维,但内部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朱元璋依旧为郭子兴南征北战,之后率领军队南下滁州,一举将其攻破。他在外出征时,郭子兴被孙德崖、赵均用等人打压排挤,他被迫离开义军根据地濠州,投奔朱元璋。见郭子兴前来,朱元璋立即便交出了自己的兵权,三万人马尽数交到郭子兴手中。
郭子兴病逝后,义军首领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为元帅,朱元璋为副帅。随着这些年的征战,军队不断扩大,手下更是能人辈出,朱元璋不再甘心受制于韩林儿管辖,但其实力强盛,一时之间他不敢反抗,于是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这三条策略成了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之后朱元璋率领大军攻克太平,他治军严谨,禁止间Y掳掠,若有犯忌立即处死,因此他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爱戴,他便在太平自封元帅,开始以此为根据地发展自身力量。
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进攻江南元军。朱元璋趁此机会率领大军攻克集庆改为应天府,第二年他派遣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自己攻取宁国。至正十九年(1359年),他连续取得了浙东余下各地,控制住了江左、浙右各地。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虽拥有十万大军,但四面受敌,谋臣刘基便对他提议要避免两线作战,最好各个击破。听从了刘基意见,他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于是开始着手“广积粮”,鼓动百姓发展农业,推行屯田法,修建水利,开垦种田,几年时间,军粮充足,无后顾之忧。
自此朱元璋开始大军出关,先收拾了最近的陈友谅大军,占领信州、安庆、江州、江西等地,之后二十七年(1367年),讨伐张士城,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自缢而亡,逐渐平定收复义军势力后,朱元璋开始正面征战元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直B元朝大都,元顺帝弃城而逃,仓皇失措,将先祖之业拱手让人,蒙古的统治随着君王的怯懦平静灭亡,明朝取得了长城以内的统治,许是见识了元顺帝的昏庸无能,明朝才立下了天子守国门之训。之后又三征长城外的北元防止其死灰复燃,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取得胜利,辽东之地也被纳入明朝版图。
灾年出生的朱元璋在位期间,大兴农业,保证百姓粮食供给,解放奴隶,打压豪权,减免赋税,整肃朝廷,选拔人才,提倡节俭,经过长期努力社会经济生产逐渐走向正轨,明朝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的景象,史称洪武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