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唐高祖李渊的文章。
从目前存世的史料来看,“玄武门之变”爆发之前,唐高祖李渊恐怕从来也没有动过立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太子的念头!其实很好理解,明神宗朱翊钧为立储的事跟朝臣斗了十几年,就连明成祖朱棣都为立储的事纠结了一年多,可李渊想都没多想、便在武德元年把李建成正式册立为了皇太子!这是纠结的样子吗?显然不是……换句话说,隐太子李建成就是李渊默定的皇位继承人,这里面压根儿没有李世民什么事儿。那么,李渊又为何要赋予李世民兵权呢?下面我们就简单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嫡长子不宜以身涉险
作为隋王朝唐国公的嫡长子、法定继承人,李建成从出娘胎起,就是李渊的法定继承人!隋末天下大乱,想要分一杯羹的李渊也乘势而起,在太原起兵、加入了争夺天下的行列之中。作为“最高负责人”,李渊显然是不可能事必躬亲的,尤其是前线作战方面的事务。假手他人?更加不可能、李渊也不敢!隋炀帝是谁?李渊亲姨妈家的亲儿子!连自己这个隋炀帝的表兄弟都反了,除了亲儿子、李渊还敢相信其他人吗?所以,前线的最高军事统帅必须是亲儿子!只有这样,李渊才能放心。
彼时,年长的嫡子卫怀王李玄霸已故、庶子的楚哀王李智云被音世师所杀,巢剌王李元吉才十岁出头,李渊能用的儿子只有两个,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总不能让刚刚十岁出头的李元吉去上阵统兵吧?李建成作为嫡长子、法定继承人,关乎未来的“国本”,是不能轻易犯险的!而且,李建成本身也不是好勇斗狠之辈,在军事方面的确也不如李世民和李元吉,这是事实。“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吉反抗比较机烈,李建成几乎是被“秒杀”,而且是李世民亲自动的手!这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所以,在太原起兵之后,李渊对两个儿子进行了分工。李建成主内,负责行政事务和后勤保障;李世民主外,负责前线军事行动;李渊自己则统筹指挥、居中调度。不得不说,父子三人早年间的合作还是相当不错的!短短数年,李渊便荣登九五、当上了唐王朝的开国皇帝。
唐王朝建立后,李渊为何不收回兵权
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几乎没有多想,便把李建成正式册立为了皇太子。那么,为何李渊没有立即限制李世民的发展、收回他手中的兵权呢?这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李建成作为皇太子,关乎国本,轻易是不能上战场的。但是,唐王朝建立之初尚未一统天下、战争还在继续,李渊不得不继续倚重李世民去帮自己开疆拓土、一统天下。这也是为何武德初年李渊会给予李世民与皇太子近乎平等的,开衙建府、设置属官之权的原因所在。皇太子已经是李建成的了,总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跑得快不吃草”吧?要李世民卖命,总要给他点儿甜头吧?而李渊给李世民的这一切、甚至是私下的“许诺”,都是李渊玩的“画饼充饥”!目的就是为了让儿子李世民继续给自己卖命。其实,这种事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对汉王朱高煦也玩过,只可惜,李渊玩砸了……
很显然,李渊对李世民也并不完全放心。所以,才有了河间元王李孝恭、李靖、秦琼等等这些人的用武之地。说白了,这些人其实都是李渊的人,他们的存在,既是协助李世民、又是牵制李世民!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特别在意李孝恭、李靖、秦琼等人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这些人只要保持“中立”了,事儿就已经成了一大半!能够像秦琼那般直接参与,那就更好不过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李渊作为帝王的驭下之术了。靠篡位或造反上台的皇帝,都担心别人会有样学样!即便对亲儿子也不例外。李渊真就那么放心李建成吗?作为皇太子、唐王朝的开国巨勋之一,李建成身边也聚集了大量东宫属官,他要是急不可耐想上位,怎么办?后来李世民是怎么做的众所周知,谁敢保证李建成如果手握重兵就一定不会B李渊下台去当太上皇呢?所以,想要自己的皇位稳固,就必须玩权力平衡。让李建成当皇太子、把部分兵权交给李世民,李渊玩的就是这种权力平衡。说白了,其实就是让两个儿子之间相互制衡、以维护皇位和皇权的稳固。
武德年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愈演愈烈,李渊也隐隐感觉到了危机。如果放任下去,很可能会祸起萧墙。所以,李渊选择了打击、限制李世民,为李建成顺利接班铺路。著名的“张亮谋逆案”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不是张亮咬死了没有拉李世民下水,结局如何恐怕还真不好说……但是,李渊怎么也没有想到,被B到墙角的李世民居然会“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给自己玩一出“B宫”!因为整个行动保密做得非常好、动作又极其迅速,以至于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来“护驾”时,李渊才彻底醒过味来,可惜为时已晚,李渊不得不咽下自己酿下的这杯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