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顾茅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并非简单的重复!
三国这一段历史,有很多地方都有回味和向往,其中刘备的三顾茅庐便是其中之一,在历史上到底是真是假呢?
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有记载:先主遂谙亮,凡三往乃见!就这十个字,被罗贯中搞出来一个典故,硬是弄成六千多字。可见文笔多么的厉害。但是刘备寻访诸葛亮的时候是在陈寿20多年的时候,那么陈寿又是怎么知道三朝呢?其结论归结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同时在《九州春秋》《魏略》也有相关记载!
按照陈寿的记载,是刘备去见诸葛亮三次,前两次没见到,可是按照诸葛亮的出师表来看,是刘备到他住的地方向他询问了一些国家大事,在古代“三”一般都是约数,而并非是确数,比如:士别三日等等。这里都是有待发现的地方。
我们不妨这么来看,不管是诸葛亮需要实现抱负,还是刘备寻访人才,不管是刘备主动求见诸葛亮也好,也不管是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也好,这些都是历史的想象,诸葛亮有才华,刘备需要人才,两人由于自然有相识,一来二往互相欣赏,诸葛亮说出自己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就回到自己的草屋去了,并没有开口要给刘备效力,在后来的交往过程中,两人熟悉后刘备就自然地开口了,而诸葛亮也早有此意。于是两人就开始了蜀汉之路。
三顾茅庐不容置疑。《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自诸葛亮上表皇帝的奏章之中。诸葛亮岂能儿戏,稍有不慎脑袋就会搬家。欺君之罪,在古代为罪中之最,可株连九族。试问天下人,谁敢以身试法呢?
三顾茅庐到底是不是真的,刘备到底有没
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也记载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此间有能人异士,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愿见乎″。随后刘备凡三往乃见″。
当然也有《魏略》持不同意见。但是《魏略》犹如《汉晋春秋》一样,皆为民间人士所著,真实新大打折扣。
《魏略》记述:诸葛亮北行见备于樊城军营。其中有两点疑问。
一、各种官史记载:刘备屯军于新野。没有驻守樊城的记载。
二、诸葛亮MAO遂自荐入刘备军营。试想一处戒备森严的军事重地,能让一个生人随随便便进出的吗?何况当时刘备正主持军务。即使召见诸葛亮,也要等到会议结束。因此《魏略》所记有违常理,不可采信。
《汉晋春秋》一个“号曰隆中”。却违背官史《蜀记》所载的于沔之阳。而且没有标志新的龙山标志。这些个人日记都是不可信的。
首先,历史上本身就有记载。诸葛亮自己的《前出师表》里面就详细描写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请。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看的。不可能杜撰造假,否则就有欺君之罪了。对于人品,诸葛亮是无可挑剔的。虽然《魏略》和《九州春秋》认为诸葛亮是MAO遂自荐,但是个人认为历史当事人的言论应该比旁人的描述更加可信。
其次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史书中也写了隆中对的史实。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但起码刘备肯定是有去诸葛亮的老家拜访过的。否则也不会发生中弹。而且按照当时的通讯联系方式,刘备不可能去拜访一次就遇到诸葛亮。肯定是拜访好几次才遇到诸葛亮。三顾并不代表这三次,其实三指的是一个虚词,就是很多次的意思。只是后世的《三国演义》把三年化为三次。
另一方面的人,从细节觉得疑点很多,诸葛亮既然是胸有大志之人,刘备有意请他出山,不是正合他意吗,为何三次以后,才跟刘备走了的。其次,诸葛亮当时只有二十七岁,而刘备已经是四十多有名望的政治家,人们对刘备放下身段去请一个无名小辈感到困或。跟出师表遥呼相应的一部作品就是隆中对,说的是刘备见到诸葛亮之后,他们相谈甚欢的话题。有心人又要说了,刘备当时面临曹草大军的威胁,他们的对话中为何,对这件大事只字未提,这不符合常理。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均有提过,只是三国志写得比较简单,没有三国演义那般写得感人至深。
其中写道:
彼往,复而不见,曰:候。亮遂起复之。
本人认为,在历史上不可能有这件事,原因是,拿刘备和诸葛亮二人的名气而言,应该是诸葛亮主动投奔了刘备,在诸葛亮没出山时刘备已经美名传天下,十八路诸侯虎牢关灭董卓以威震天下了,特别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張义德三英战吕布,刘关張已名满天下传,全国的军政机关包括民间都把刘备吹得神乎其神的,这件事连诸葛亮都会知道的,真的是家衣户晓。下面再说说诸葛亮,在刘备名传天下后他说真的就是一个山野村夫,知道他的人真可唯是聊聊无几,其因:他当时没在官场中考过官,没有在大小战役中露过面,刘备和天下军政大员怎能知道他是当代的军事卓玛的军事家,诸葛亮在这个时候不出山就等于他一生的报复将不服存在了,他不过在当时南阳会小有名气,也不过是弄墨学子吧了,应该历史上是刘备造就了诸葛亮。三国演义评书中不过是对艺术人物的一种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