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昂和曹丕,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如果曹昂没死,曹魏的第二代掌门人大概率就是曹昂了,曹丕应该是没有机会拉班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一、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这一点很好理解,曹昂的母亲刘氏虽然只是曹草的小妾,但因为母亲刘氏早亡,曹昂很小就交由曹草的正室丁氏抚养成伦,而且丁氏没有生育,所以曹昂由此就成了曹草的嫡长子。而嫡长子继承制是周代以来通行的最基本的继承制度,曹昂作为嫡长子,继承曹草打下的基业,名正言顺,完全没MAO病。其实,曹草在曹昂死后,最终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很大程度上也是依从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基本原则的。《三国志》记载:“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
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曹草就立储之事,问计于老谋子贾诩时,老贾迟疑了半晌,幽幽地举例,袁绍和刘表不按宗法制,废长立幼,造成内乱的结局,曹草是何等的聪明,马上领悟了。古人讲究礼法和正统,嫡长子继承制代表就是正统,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请况,肯定是有长立长,嫡出和庶出差别是非常大的。二、当时政局发展的需要宛城之战,曹昂去世时,曹丕只有岁,曹植年仅五岁,曹昂长年长曹丕大几岁。曹昂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华,而曹丕才一十岁小孩。
曹草到宛城之战讨伐张绣时,虽然已经挟天子了,还没完全在中原站稳脚跟,袁绍、袁术、刘表、陶谦、吕布、张杨,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的,曹草是不得不亲自带兵东征西讨,行军打仗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宛城之战就是例子。在内政方面,更是要防范朝中一帮士族的小心思和汉献帝的捣乱,当然还有自己地盘上的反叛,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曹草过的就是这样内忧外患的日子,这样的形势,曹草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把江山交给一个十岁的小孩么。所以,正处于创业期的曹草,自己还在拼命打江山,选定继承人,肯定是一个和他一样能拼能打的,显然只有曹昂最合适,跟着自己买命的手下也最能接受。
三、曹昂自身条件非常过硬不得不承认,曹草的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都是人中龙。但要论综合素质,能文能武,显然曹昂是最全面发展的,而曹丕武的方面显然无法与曹昂相提并论,文的方面,也是比不过曹植。特别是曹魏集团还正处于马上定天下的创业期,曹昂的军事经验是何等的重要,这也是曹草每逢出征,为什么总把曹昂带在身边的重要原因。曹昂除了打仗在行外,正史记载其聪明且新请刚胆谦和,举止得体,更难得的是非常孝顺,因此非常受曹草喜欢。宛城之战,生死关头,为救一晚风流惹下大祸的父亲,曹昂主动放弃生的机会,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草逃生,自己和典韦拼死断后,这种舍身护父的举动,如果不是平时就对父亲孝顺和崇敬,关键时刻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曹草疼爱曹昂,立其为继承人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