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改革,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至少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行为,所以推进改革的人必须要手握权力,拥有绝对的掌控力,或是得到拥有绝对权力的领袖的支持,改革才有可能深入推进下去,否则改革多半会夭折。
所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所以会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对上对下拥有绝对掌控力的人谨慎地推进改革。
不过,最开始其实还是有的,那就是慈禧。
慈禧这个人,肯定算不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因为她对国家的发展缺少一个长远的眼光。但她具备一个很可贵的思想,就是实用主义。只要不突破她的底线,她可以尝试任何改革,哪个好使用哪个,绝不保守。最开始觉得西方的武器好用是吧,好啊,那就拿来用,所以才有了洋务运动。后来又觉着西方的宪政不错,那也拿来用,所以才有了预备立宪。
慈禧把预备立宪期定为9年,这里固然有她的私心在。事实上,想让慈禧这么一个旧时代的老人真正把国家视为公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慈禧之所以立宪,也正是看中了载泽所说的立宪三大好处,也就是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皇权永固。
但即便如此,这也需要清廷将本应属于满洲亲贵的一些既得利益让度出来,改革才有进行下去的必要。而且,清廷还需提防汉族立宪派官僚利用改革扩张权力。所以,改革不能过于急促,9年的立宪期基本符合这一设定。除此之外,也必须要求改革的总设计师对上对下都要有绝对的掌控力,能够有效应对利益各方对改革的反应。
这一切,在当时的清朝,只有慈禧能够做到。
但是,慈禧在1908年的去世,导致清廷无法再推出另一个合适的人选去推进改革。载沣不具备整合各方利益的能力,更不具备绝对的掌控力,所以权力在他手中不再是指挥棒,而是法西斯。面对各方对于立宪的质疑,他不断缩短立宪期限,却又不敢放权给立宪派,死攥着满洲亲贵的利益,所以才弄出了臭名昭著的皇族内阁。
此外,就连慈禧都明白要与汉族地方势力共天下,而载沣极力回收各省军权和铁路路权,这引来地方势力的极大不满,地方离心势力人心思变,再也不愿效忠清廷,此时的清朝才真正迎来了大厦将倾的时刻。
当然了,这不能完全怪载沣,载沣不具备这个掌控力,而纵观满洲亲贵,在慈禧死后,似乎也没有比载沣更合适的人选,因为其他人甚至还不如载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