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风云 >
曹叡一直都在打压司马懿 曹叡临死前为何还把他列为辅政大臣
更新时间:2021-02-11 15:06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叡和司马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艰难崛起

  曹魏集团的终结者,从源头上来说,应该是司马懿。公元249年,其父子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另一位托孤重臣、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独掌曹魏的军政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嫡孙司马炎,B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自立为皇帝 ,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正式灭亡了魏明帝曹叡留给儿子曹芳的天下。

image.png

  司马懿的祖上,都是汉室的重臣。高祖父是征西将军,曾祖父、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东汉末年的京兆尹。司马懿从小就很有才华,史书称之为“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公元201年(建安六年),22岁的司马懿,被地方官员推举出来为朝廷做事。当时东汉朝廷的实际掌权人司空曹草,听说了司马懿是一个难得的青年才俊,一心要干大事业的曹草,对人才如饥似渴,就派人召其到自己府中任职。祖上数代世代深受汉室厚恩的司马懿,一心想做汉朝的忠臣,自然不愿在“汉贼”曹草手下做事,便装病不肯出山就范。

  七年之后的208年(建安十三年),已是汉室丞相的曹草,再次派人找到司马懿,威胁他道“小子,再不出来替老夫做事,我杀了你全家!”曹草可是个狠角SE,司马懿害怕了,只能选择顺从。

  曹草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能,却只想利用他为自己打工出力。因为眼光毒辣的曹草,第一次见面,就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通俗地说,从面相来看,这小子不是什么忠厚善良之辈,认定他不可靠,将来可能会坏自己的大事。因此,出道后的司马懿,主要的工作就是帮着曹草教育培养儿子曹丕。在曹草手下做事12年,虽很有成绩,也不断受到重用,官位稳步高升,但始终都只是做秘书参谋之类的闲散之职,始终没有机会建立功勋,掌握实权。

image.png

  公元220年,曹草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十个月之后,曹丕B迫汉献帝禅位,自行称帝,是为魏文帝,定都洛阳。曹丕上位,司马懿的春天来了。刚出山时就是小跟班的司马懿,自然深得魏文帝曹丕的信任和重用,更是成为了曹丕私下里四个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先后被任命为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色,封安国乡侯,终于成长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但是,魏文帝曹丕在重用司马懿的同时,并未忘记其父曹草的告诫: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日后必反。一把利剑,始终高悬在司马懿的头顶。曹丕对司马懿的防备之心,一刻也没有松懈,既用之且防之,关键时刻宁可不用,也要坚决防之。

  在曹丕成为魏国皇帝的短短六年时间里,先后在222年、224年和225年,曹丕三次大规模出兵攻打吴国,每次都是让司马懿镇守大本营许昌,为大军提供粮草辎重,管理后勤事务,不给司马懿任何建功立来的机会,还美其名地对他说:你不做曹参,你可是我的萧何! “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镇守后方大本营,责任重大,劳苦功高,但却没有机会带兵征战,没有机会立下战功,也就没有机会在军中建立威信、培植亲信,从而掌握军事大权。

image.png

  只坐了6年皇位的魏文帝曹丕,四十岁的去世了。曹丕临死前,任命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和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并当着三人的面,交代太子曹叡:“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他告诉自己的儿子,如果有人离间这三个人,你可千万不要相信。作为曹丕的亲信,深受器重的司马懿,却没有机会成为辅政大臣,被排除在曹丕之后的朝廷核心权力圈之外。可见曹丕对司马懿防范心理的严重程度,更是说明曹草的预言,在曹丕心中的影响力之深。

  更为严重的是,朝廷当中的明眼人都清楚,司马懿从一开始就是跟着曹丕的人,算得上是嫡系和亲信,在世时也将他抬得很高,但是在临终托孤的关键时刻,却将他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还公开说只有曹真、陈群、曹休三个可以绝对信任。言外之意就是,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信,当然也包括司马懿。此时司马懿在朝中的处境,的确有些尴尬,他在新主人魏明帝曹叡心中的地位,也很有点悬。(未完待续)

  

关键词:曹叡,一直,都在,打压,司马懿,临死前,为何,把他,列为,辅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为什么有些人质疑安德海是假太监?有哪些证据可以表明?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