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一句俗话:“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意思是说张飞并非莽汉。有三件军事事件可以证明张飞有勇有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是在当阳桥独退曹军。
据《三国志》记载,208年,曹草南下,刘备从襄阳狼狈撤退,被曹草追杀了一日一晚,来到当阳长阪坡。刘备抛妻弃子逃命而去,留下张飞带领二十余骑断后。张飞临危不乱,他命人拆了当阳桥,一人横矛立马于河边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慑于他的勇猛,不敢上前,从而解了刘备之危。
《三国志》对这段史实记载得过于简略。实际上单凭张飞的那几声吼,哪怕是吼破了喉咙,恐怕也是吼不退曹草数万大军的。曹军害怕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才是退兵的原因。但是他们万万不会想到,这并非是孔明的妙计,而是出自于猛张飞的计谋和胆识。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把这段历史写得有声有SE,即所谓“喝断了桥梁水倒流”。说得是张飞为了阻挡曹草的追兵,故布疑阵,命士兵在马尾巴上扎上树枝,在桥后树林中来回奔跑,弄起滚滚尘埃,好似有千军万马埋伏其间,他自己则“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曹军“又以为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曹草也亲自赶来,张飞见此,更是邀敌来战,“声如巨雷”,唬得曹草有退却之心。张飞见状,更加有恃无恐,邀战之声更大,吓得曹草身边的大将夏侯杰“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草惊得急命退兵,刘备得以TUO逃。
想来,曹草事后知道就这样被张飞用计耍了一次,不气煞才怪。
其二是攻取益州,义释严颜。
当时,刘备攻取巴蜀,与诸葛亮齐名的军师“凤雏”庞统战死,张飞独率一军从荆州增援。他用计攻取巴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之后所过必克,是刘备夺取益州的最大功臣。注意“所过必克”,这在战争中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也说明降服严颜是多么重要的事。而最可圈可点的是张飞捉了严颜后并没杀他,而是亲自为其松绑,一方面显示了张飞爱才敬才的品格,另一方面也说明张飞并非只知莽撞杀人的莽夫。
其三是巴西大战张郃。
215年,曹草命大将张郃领兵三万进攻巴西郡宕渠(四川渠县),当时任巴西太守的张飞率万人迎击。两军相持了五十余日后,张飞突生妙计,将曹军引入一条狭窄的山道上,自己则率经兵绕到敌军后面发动突袭。曹军人马虽多,由于地势所限,前后不得相救,被打得晕头转向,曹军大将张郃仅带十余残兵弃马而逃,狼狈至极。张飞这一仗对蜀汉事业的贡献极大,不但从战略上挫败了曹草进窥巴蜀的图谋,还让刘备有机会乘势攻取汉中,最终实现了占据巴蜀鼎足天下的战略构想。
后世以及同时代的对手对张飞的勇谋和品格都多有溢美之词。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说:关羽和张飞都有万人不挡之勇,是虎臣。关羽报效曹公,张飞义释严颜,也都有国士之风。然而,关羽自负且刚愎自用,张飞新格粗暴并且不知道施恩,所以最终因为短处而失败。
此外,同时代的对手郭嘉、程昱、刘晔、周瑜、宋朝的傅干等人都曾赞美张飞“万人敌”“勇冠三军”“勇而有义”;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对其更是赞美有加:“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代无礼,并致间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能得到如此多的赞美,想来张飞不会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