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解密 >
千年来游牧民族问题一直困扰中原王朝 清朝是怎么用三招搞定的
更新时间:2020-02-21 03:17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和游牧民族的事请,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众所周知,中原王朝千年以来一直都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为此从秦朝开始就修筑了长城,一直延续到明朝还在不断的完善长城,可却始终都无法解决这个威胁。而明朝之后的清朝,却彻底搞定了,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image.png

  其实说来也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清朝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出身,是女真族,跟蒙古游牧民族一样,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们是最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解决起来自然就简单了。

  于是乎,在清朝建立之前的努尔哈赤时代,他们就先通过手段解决了部分威胁。

  当时的明朝跟蒙古族相处虽说不是很融洽,但也相安无事,可满洲女真的崛起却让双方都起了警惕之心,所以这两方势力对努尔哈赤都是敌对的。

image.png

  要不说都是游牧民族呢,彼此还是有相通,努尔哈赤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一方面不断对蒙古部分的部落进行征讨,另一方面又不断跟另一部分的部落进行联姻,以得到他们的支持。所以到了皇太极时期,他们就彻底击败了漠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终于征服了漠南蒙古。

  这个漠南的蒙古部落,其实就在中原王朝的边上,威胁很大。征服他们之后下一步咋整呢?要不说是努尔哈赤呢,他搞了个满八旗制度,在征服他们的过程中不断地从蒙古各部落吸收优秀的人才入选八旗军,就成了后来的蒙八旗。如此一来,蒙古就越来越虚弱,再也没啥威胁了。

  这就是典型的同化政策,此乃第一招,彻底解决了蒙古现在的战斗力问题。

image.png

  紧接着第二招来了,此招主要是扼杀蒙古族未来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管理上。

  游牧民族有个特点,那就是居无定所,哪里水草肥沃就在哪里安家,为此清朝又搞了个盟旗制度,就是把蒙古地区进行了划分,然后把各个部落安置在不同的地区,并且规定各部落只能在自己的区域内游牧,不得去其他区域。

  如此一来,草原民族再想很快聚起来形成势力的可能新就几乎为零了。

image.png

  第三招就有点狠了,所谓的“绝育政策”,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蒙古的反抗。

  当时蒙古族和满族因为信仰不同,关系实际上还是很恶劣的。满族信仰的是萨满教,而蒙古族信仰的则是喇嘛教,清朝占领中原之后,其统治者做了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开始大力推动喇嘛教的信仰,同时还规定蒙古每个家庭只能允许一人留在家中,其他人必须喇嘛教出家,当然是有好处的,可以免除赋税。

  此招一出,蒙古人口越来越少,到了清朝末年,蒙古人口从当初的500多万直接锐减到不足50万,这么点人,如何反抗?

  以上就是清朝对付北方游民民族的三招,不可谓不妙。当然了,这只是内因,从外因来说,当时的蒙古其实也不具备威胁中原的实力了。

image.png

  一来,清朝崛起时的蒙古早已不是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了,而是变成了四分五裂的各部落,以这样的状态对抗清朝,无异于以卵击石。

  二来就是技术上的领先。以前中原王朝搞不定游牧民族,无非就是他们的骑兵很厉害,而反观中原王朝,多是步兵,以防御为主。可到明清时期就不一样了,当时火要开始运用到战场上了,尤其是清朝的红衣大炮,可以说一句解决了蒙古铁骑在战场上的优势,从技术上全面碾压他们。

  再加上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蒙古的管理又规定长城是蒙汉的天堑,不管是技术还是文化,全面的封锁,禁止流入蒙古。如此一来,蒙古族的优势既然就越来越弱了。

image.png

  但清朝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年用技术碾压蒙古,一举扫除了威胁,百年后自己却遭到了同样的待遇,在技术上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碾压,从而造就了一个百年的黑暗动荡时代。

  对此,各位小伙伴怎么看呢?

关键词:年来,游牧民族,问题,一直,困扰,中原,王朝,清朝,怎么,三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同样遭遇蒙古铁骑,为何徐达能带兵回来傅尔丹全军覆没?
  • 乾隆主动禅位让贤嘉庆 为什么乾隆一点也不担心嘉庆下黑手
  • 郭璞:东晋最牛风水大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 朱元璋要蒲氏的人世世代代为奴为娼,蒲寿庚怎么得罪了朱元璋?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古代皇帝为什么不在位前将皇位传给储君 而是非要等到死了才交权
  • 古代没有发胶这种东西 古代女子是如何固定发型的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