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嘉靖和万历为何能二十几年不上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明王朝第11位皇帝,15岁登基,60岁去世,在位45年之久,是大明朝在位时间第二久的皇帝,也创造了20年不上朝的记录。
万历皇帝朱翊钧,大明王朝第13位皇帝,10岁登基,58岁去世,在位48年之久,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创造了28年不上朝的记录。
朱厚熜是朱翊钧的爷爷,这爷俩加起来有48年不上朝的时间,可是大明王朝依旧运转如常,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大明王朝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行呢?
01朱棣建立的内阁制度,成为大明王朝理政的主要机构。
朱元璋为了废除宰相制度,那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不惜以胡惟庸案作为筹码,杀掉了3万人之多。此后朱元璋亲力亲为要自己来处理朝政。
己未,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为南京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刘忠为南京礼部左侍郎。故事,南京六部止设右侍郎一员。时廷和掌诰敕,且与忠俱日讲,当以次入阁矣。有衣夺廷和之事任者,音挤之。会刘瑾恶忠讲筵指斥近幸,又廷和视詹事篆、忠视翰林篆皆不私谒瑾,瑾衘之,乃授意于吏部尚书许进,遂南京吏礼左侍郎缺,衣会推,恐稽误,请以廷和、忠往。议者谓进素号伉直,若此类,其阿瑾亦多矣。---《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朱元璋身体的确不错,勉强能够处理所有朝政,不过实在是太累了。在这种请况下,朱元璋选择设立四处大学士作为辅政大臣,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内阁制度的雏形也就这么出现了。
建文帝时期,朱允炆将大学士改为了学士,依旧实行朱元璋的政策。一直等到朱棣篡位成功以后,他才真正建立了内阁制度。
由解缙、胡广、杨荣等人参与朝中大事的商讨活动,在文渊阁上班,这就是第一任内阁大学士的原班人马。
宰相的权力太大,而内阁的权力则小很多。他们执行上传下达的任务,始终都是皇帝的秘书,并没有宰相的权力。
朱棣是个上进的皇帝,所以内阁大学士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可是后世的明朝皇帝难免存在一些不怎么上进的人,那么内阁大学士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了。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期,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等人撑住了局面,逐渐成为了帝国的核心人物。
自此内阁大学士基本行使宰相职权,成为了帝国的权力中枢机构。而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大臣,更是宰相中的一把手,当之无愧的大明支柱。
有这么一套强硬的制度作为支撑,即使皇帝不上朝,权力机构依旧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嘉靖和万历年间,朝廷政务依旧可以运行的原因。
02嘉靖时期和万历初期,都有比较强的内阁首辅。
嘉靖皇帝号称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他15岁登基之前,就要跟杨廷和这帮老臣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他闭关修炼的二十年里,虽然没有上朝听政,可是内阁大臣们每天都会到嘉靖皇帝这边来报道一下,把一天的事请都说一遍。
而嘉靖皇帝一般是不会说话的,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内阁大臣们汇报完事请以后,大家相继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嘉靖觉得哪一条建议不错,那么他就会敲一声给大家一个回应。
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默许,那么内阁大臣们就知道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了。所以当时大明朝的权力机构基本就是这么运行的。
当然了,内阁大臣的能力也非常经受考验。嘉靖年间最著名的内阁首辅那就是严嵩和徐阶了。严嵩做了15年的内阁首辅,能力十分强悍,虽然是个腐败分子,可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基本也没什么好人。徐阶紧随严嵩其后,比严嵩正派一些,能力也很强。
万历皇帝初期,高拱作为内阁首辅,不过他的人缘不是很好,嘴巴说话又没个把风的,所以被太后给废了。
此后著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走上了前台,成为了大明王朝支柱。张居正做了10年内阁首辅,也就是万历皇帝登基的前10年。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明史》
他实行一条鞭法的改革,使得大明王朝从危难之中逐渐走了出来,改变了当时大明王朝经济落后,朝政腐败的局面。可惜张居正过劳死以后,万历朝开始走了下坡路。
03万历朝后期政务一塌糊涂,万历去世24年后,大明灭亡。
王朝能正常运转,不代表王朝运转得十分好。嘉靖时期严嵩当政,天下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明朝的经济倒退,吏治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张居正做出了改革,极有可能在万历初年,大明王朝就灭亡了。而万历皇帝运气不错,前10年遇到了张居正这个强大的帮手。
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机,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间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明史》
在张居正的努力下,他为大明王朝续命60年之久。可是等到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亲政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万历皇帝没有嘉靖皇帝聪明,却偏偏要学习自己的爷爷,做一个躲在后宫不上朝的皇帝。结果他并不能很好治理这个国家。
明王朝到了万历后期,已经是千疮百孔。所谓万历三大征,不仅没有合理规划经费用度,而且纯属粉饰太平的强行征讨,没有任何战略好处。反倒使得女真族逐渐壮大了起来。
万历后期除了花钱就是花钱,张居正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都被万历皇帝给挥霍干净了。加上越往后越没有人愿意执行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失去了重要的舵手,改革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彻底走向了深渊。尽管万历皇帝不上朝,明朝依旧延续,可是已经朝着灭亡的边缘试探了。
总结:明朝的大臣,应该是历代最有脾气的大臣。
明朝能够运转如常,其实多亏了那么多有脾气的大臣。这些大臣们敢于和皇帝做抗争,他们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努力使得王朝运转下去。
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其实明王朝可以没有皇帝,但是不能没有一个好的内阁大臣。朱祁镇被瓦剌人抓走以后,于谦手握大权,抵挡住了瓦剌人进攻京城的攻势,瓦解了大明王朝的危机,这个时候明朝皇帝不管用。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樘、朱祁镇时期的三杨历任四朝老臣,是大明王朝的支柱。朱祁镇、朱祁钰时期的于谦,是大明王朝的忠骨。
朱佑樘时期的王恕、刘大夏,朱厚照时期的杨廷和,每一个都是朝中的中流砥柱。包括后期嘉靖时期的夏言,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全部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强人。
有这帮人为大明王朝的皇帝保驾护航,大明这艘大船自然不会在顷刻之间就偏离航向。后期有能力的忠臣越来越少,这也是大明的症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