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草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刘备于次年的公元221年称帝,蜀汉政权随之建立。可以说,作为三足鼎立势力之一,蜀汉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后来,因为诸葛亮等能臣的加入,蜀汉国力达到了鼎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蜀汉263年灭亡,而东吴却是在280年灭亡的。
要知道,蜀汉相较于东吴更加险要难攻,且诸葛孔明的治国之道也是三国中拔尖的。那么,为何这样强盛的蜀汉,会在东吴之前灭亡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个:关羽失去荆州及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诸葛亮谋划的隆中对无法实现。正是从那次战败开始,蜀汉国力便开始由盛转衰,并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可以说,对于曹草来说,孙刘联盟就是他最忌惮的事请。
208年至219年,算是孙刘结盟的蜜月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孙权将江陵这样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并将妹妹也嫁与了他。在这十年间,曹草经常被孙刘两线夹击,而刘备更是趁机拿下了汉中等地。至于这隆中对不能实现的原因,就要从关羽水淹七军开始说起了。
假设,当时曹草在震怒之下决意迁都,刘备率益州守军攻打秦川,孙权则率江东守军攻打徐州和淮南,那么,曹草东西两线便都会被一一击溃,完全能够达到震动中原的效果,这也正是诸葛亮的最初目的。可惜的是,孙权的私心坏了这盘好棋。
孙权趁曹草与关羽鏖战襄樊时,对荆州发起突袭,杀死了关羽父子,直接瓦解孙刘联盟。从表面来看,似乎东吴在夷陵一战中获得了胜利。但深究便会知晓,经此一战,蜀汉衰颓,东吴孤胜,反倒是曹魏赢得了绝对的优势。所以,夷陵之战,本质上是吴蜀两败俱伤的一场战争。
第二个: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和”也是蜀汉成败的重要因素。汉朝末年,曹草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而彼时的刘备则借“光复汉室”之名,起兵夺取了益州和荆州两大战略要地。起初,刘备是借中山王刘胜后裔之名来招兵买马,并进一步创建了蜀汉政权。
但是,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军民百姓渐渐不再思汉,曾经的人心优势也逐渐耗尽了。
第三个:蜀汉虽占据益州这个大州,且地势也极为险要,但其实际统治区也仅有这一个州而已。彼时的东吴占据着扬州、交州和荆州三个州,而曹魏则在北方拥有九个州。综合来看,蜀汉应当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
在汉末十三州中,益州虽地大,但是,其物资却是极为的匮乏,而曹草占据的九州,却都是中原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当时的蜀汉,无论是从人口、军力,还是人才和资源方面来说,其实力都远不如割据中原多年的曹魏。
第四个:蜀汉后期居于西陲,地域相对闭塞,当初建国时引进的人才都逐渐凋零,所以,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困局。但是,当时的曹魏割据中原,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无论是从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曹魏实力都要盖过蜀汉。
而且,蜀汉和曹魏用人有着极大的区别,曹草重才轻德,而诸葛亮却是重德轻才。这也就导致后来蜀汉政坛清廉,但却极少出现能臣的问题。反观曹草,他重用屡屡被群臣检举的郭嘉,使其帮助曹魏统一了北方,用人之道可谓高明。
除此之外,诸葛亮重用之人,多为荆州旧部以及一些外来人才,譬如:后来当权的蒋琬便是荆州旧部。因为,他没有重用和培养蜀汉土著人才,所以,后期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局面。而这一用人之道,也间接有发了蜀汉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
第五个:曹魏一直以来的作战方针都是先吴后蜀,蜀汉自公元224年击溃曹爽之后,已有二十年没有与曹魏交战,故蜀汉君臣并没有做好战前的准备。在曹魏在决意攻打蜀汉之前,朝中一众大臣均表示反对,唯有钟会一人支持攻蜀。
之后,经司马昭调整作战方针,力排众议,曹魏才确定了先蜀后吴的作战方案。曹魏在出兵前还制造了攻伐东吴的假象,甚至,连当时的蜀汉名将姜维都被蒙在鼓里,这使得蜀汉没有适时做好战前准备。
即使后来姜维发觉了曹魏的诡计,但是,奈何蜀汉政治腐败,反应极为迟缓,所以,汉中很快便被攻破了。
第六个:蜀汉后期,政治统治日趋腐败。尤其是在蒋琬等荆州旧部去世后,大将姜维长期在外带兵北伐,朝中已无贤臣能够规劝帝王。长此以往,刘禅便开始重用那些间佞之臣,以至最后出现宦官黄皓窃权的局面。
在间臣当权的局势下,即使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姜维也不敢擅自入朝,最后,不得已到西北沓中避难。当时,刘禅也提拔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奈何此人却是个庸才,才能不及诸葛亮的万分之一,根本不能为刘禅排忧解难。
后来,邓艾率军伐蜀时,曾有大臣建议刘禅守住险要之地,等待姜维率军前来增援,因为,如此一来,邓艾部队便会被蜀军前后夹击,再无攻伐之力。但是,刘禅当时建功心切,根本不听从他人的规劝,蜀军最后全军覆灭。经此一战,邓艾大军得以长驱直入,成都陷落。
刘禅降曹之后,有个“乐不思蜀”的典故,可见,其愚昧昏庸的程度。
第七个:蜀汉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十分严重,这主要体现在益州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当初,刘备夺取益州时,荆州旧部及一些外来人才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于是,蜀汉内部逐渐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
从前,刘备为了拉拢人心,曾起用了一些益州的土著人才,但是,这些人大多都任清职,根本难以进入蜀汉政权的中枢系统。后来,随着外来人才的凋零,益州本土势力开始崛起,此时内外势力集团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当初,邓艾大军攻至成都城外时,蜀汉尚未山穷水尽。但是,因统治阶级内部到处充斥着投降的论调,所以,最后出现了益州土著势力无人愿为蜀汉抗敌的请况。司马昭显然十分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曹魏在攻破蜀汉之后,他要将外来势力尽数迁出益州的原因。
第八个: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便一直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一度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姜维从前深受诸葛亮的提拔和赏识,故在其死后,姜维继承了伯乐的遗志,誓要北伐曹魏。
公元247年至公元263年,姜维先后九次出兵攻打曹魏,但是,其结果都是收效甚微。这连年不断的战事,极大的消耗了国力,更间接的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当然,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小国与大国对峙,若不是特殊请况,小国一般都是得不偿失的。
第九个:汉中作为益州的重要门户,易守难攻,当初刘备和曹草均耗费了很大的经力才拿下它。自公元219年以来,魏延镇守汉中都选择在外围布置兵力御敌,从未将敌军放入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爽率十多万大军进攻汉中时,蜀汉大将王平便是以此法守住了汉中。
要知道当时,汉中仅有三万守军,可见,战略部署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姜维掌权之后,他觉得此法御敌可行,但难以克敌,于是,擅自改变了兵力部署,允许守军放敌军进入腹地,然后,再一举歼灭。
其实,对于蜀汉这样的小国,防守更为重要,姜维重攻不重守的作战思维显然弊端颇多。而且,这种战术适用的范围十分狭小,若是敌军兵力弱小尚可成功,但若是遇到曹魏这样强悍的对手,无异于放虎归山。当初曹魏攻打汉中时,双方兵力悬殊,钟会轻易便攻入了汉中。
可以说,是姜维的战略失误,导致了汉中的失守。
最后一个:东吴与蜀汉虽结为联盟,但是,在曹魏攻打蜀汉之际,东吴却并未尽盟友之谊前来增援,这到底是为何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曹魏出征前曾虚造声势,称要攻打东吴,这使得东吴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东吴虽在蜀汉边境屯兵,但是,其真实意图却是趁乱吞并益州土地。当时,蜀汉大将罗宪看出了东吴的诡计,所以,便一直拒绝其入境参战。
其实,就当时的请况来说,东吴出兵与否意义都不是很大。因为,彼时的曹魏已在北方修生养息多年,实力早已有压倒新优势,可同时实现东西两线作战,根本无惧所谓的孙刘联盟。所以,东吴未能增援纵使是蜀汉倾覆的一个因素,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故将其放到了最后。
最终,到了景耀六年,也就是公元263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是,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
虽然,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但是,他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自此,蜀汉彻底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