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国演义》中周瑜说过的一句名言,罗贯中用这6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既自叹弗如又嫉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其实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合作关系,两人联手策划组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吴蜀联盟和三国鼎立局面,两人并无什么过节与争端。
如果这句话改一个字,改成“既生亮,何生懿”,用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之间,倒是十分贴切。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数一数二的天下奇才,胆识才干,在三国时代众多人才中鹤立机群,又深得刘备和刘禅两代人信任重用,可谓风云际会,正该大展经纶、谈笑间平定天下,谁知斜刺里杀出个司马懿,几乎让诸葛亮一生心血付诸东流。
司马懿和诸葛亮不仅是同时代人,而且年龄也非常相近。司马懿生于179年,诸葛亮生于181年,只差两岁。不过司马懿的仕途比较坎坷,属于大器晚成类型。诸葛亮少年得志,他辅佐刘备纵横三国,名满天下之时,司马懿却默默无闻,一直在曹草手下担任丞相东曹属、主簿等普通文秘工作。直到曹草死后曹丕上台,司马懿凭借与曹丕的良好关系,才得以受到重用,由幕后走向台前,并很快大放异彩。
公元228年,诸葛亮终于迎来了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对决,双方围绕战略要地新城展开了一场经彩绝轮的斗智斗勇。早在公元219年,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北伐曹魏,结果遭到曹草孙权的前后夹攻,陷入绝境。危急之时,关羽向邻近的上庸三郡守将刘封孟达求救,两人却不肯出兵,最终关羽大败而死。
事后,孟达生怕刘备怪罪,加之又与刘封闹矛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把上庸三郡献给了曹魏。魏国曹丕兵不血刃得到上庸三郡,大喜过望,把三郡合并为新城,委派孟达为新城太守。曹丕在位期间,对孟达非常信任,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孟达一时春风得意。
曹丕死后,曹叡登基,开始冷落孟达。郁郁不得志的孟达很不自安,于是又起了三心二意,暗中派人联络诸葛亮,表达自己想倒戈归降。诸葛亮非常高兴,“音衣有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两人之间书信来往密切。
但孟达虽有反正归降之心,却雷声大雨点小,光喊口号,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一直在徘徊观望,犹豫不决。诸葛亮生怕夜长梦多,于是使出一招反间计。他派遣蜀国人郭模佯装投降魏国,跑到魏国魏兴太守申仪那里,“因漏泄其谋”,故意有意无意泄露孟达蓄谋造反。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是切断孟达后路,B迫孟达尽早动手,堪称狠辣。
谁知司马懿的出现,让诸葛亮弄巧成拙。魏明帝曹睿得知孟达要谋反,委托太尉司马懿处理此事。司马懿盘算一番,他先使出一招缓兵之计,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司马懿信中劝慰孟达,“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声明魏国皇帝仍然非常信任他。同时又告诫孟达,“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蜀国人都很痛恨他,“诸葛亮衣相破,惟苦无路耳”,诸葛亮处心积虑想挑拨将军您与魏国的关系,并且直言相告,孟达谋反之请报,正是诸葛亮派人泄露的。
孟达本来就不是果断之人,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更加狐疑不定,继续按兵不动。这样一来,就为司马懿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司马懿趁机厉兵秣马,调集重兵,星夜兼程,直扑新城。
诸葛亮得知后大吃一惊,一方面派人给孟达去信,催促他尽快起兵,一方面派出一支人马,赶往新城接应孟达。谁知司马懿再度棋高一着,他另行派出一支部队,扼守蜀军必经之路上的要塞西城安桥,把蜀军死死堵住。
最终司马懿神兵天降一般,带领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孟达手足无措,进退失据,只得仓促上阵,组织人马抵御司马懿,同时寄希望于诸葛亮派出的援兵来接应他。结果诸葛亮的援军被堵在西城安桥,根本过不来。孟达彻底陷入绝境,他的部下发动兵变,斩杀孟达投降了司马懿,新城仍然被魏国控制,诸葛亮竹篮打水一场空。
新城之战,是两大智圣诸葛亮与司马懿第一次正面碰撞,以诸葛亮完败告终,两人的智商立见高低,诸葛亮比起司马懿还是逊SE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