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历史上的潘美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 ,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
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一开始潘美围攻贺州。潘美设伏于南乡岸,大破南汉军,擒斩伍彦柔。接著连克昭、桂、连三州,进B韶州。再取韶州,南汉后主出降,南汉灭亡。即日,命潘美与尹崇珂同知广州兼市舶使。开宝五年(972年),兼岭南道转运使。开宝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灭亡,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兴国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随太宗伐北汉,又被任为知幽州行府事,随太宗北伐辽,兵败而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门观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应、朔等州行营都部署,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也受诏撤军,在撤军过程中,潘美与王侁等B迫杨业冒险迎敌,置之必败之地,而又见死不救,致使陈家谷(今山西宁武)兵败,杨业全军覆没,被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数月后死,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潘美在宋真宗时代又追封为郑王。
潘美(小说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据说赵匡胤曾经亲口把他排在功臣中的第二名(仅次于开国名将曹彬和赵普)。根据史料记载,潘美19岁从军,建立战功无数。他第一次出名是在公元954年,那一年,他跟随赵匡胤参加了著名的高平之战。那一战,是由后周最著名的皇帝后周世宗柴荣亲自指挥,以一万之众大破北汉三万大军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那一战也彻底奠定了赵匡胤以后的仕途和地位。
在战争中,由于后周的左翼军败退,导致周世宗柴荣的中军被围,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赵匡胤率领右翼军3000余人,出其不意的直接杀入北汉皇帝的中军,几乎生擒了北韩的皇帝,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使得北汉军大败而逃,从而奠定了后周乃至于以后的大宋问鼎中原的局势。而除了赵匡胤以外,那一战立功最大的就是潘美。再以后,潘美支持赵匡胤称帝,建立大宋。然后在征讨四川、平定湖广、扫平江南的历次战役中,屡立战功。
比如攻打四川的时候,面对后蜀皇帝在剑门关布下的重兵,潘美一方面假意集中主力攻城,另一方面使用了当年钟会夺取四川的经验,派大将穿过剑阁小道,出其不意的偷袭成都,结果使得后蜀皇帝惊慌失措,献城投降,使得难于上青天的蜀地仅仅5个月就被平灭。后来,由于进入成都的将领纵兵抢掠,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又是潘美主动承担责任,自请降级罚俸。
而在平灭湖广的战斗中,更是显出了潘美的智慧。面对依托韶关地势,据险死守的南汉军队,潘美没有一味的强攻,而是暂时退兵400里,利用南汉军队的松懈,派人化装成百姓混入韶关,然后轻骑一天一晚疾驰400里,进抵韶关城下,和埋伏在城内的接应里应外合,一举夺取天险韶关,为进军南粤大地,最后平定南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两次战役可以说充分的显示了潘美的智。
而最能体现潘美勇的战役,当属扫平南唐的战役。当时,南唐拥兵10万,与宋军不相上下,又依托长江天险和水师的优势,想做困兽之斗。但是,潘美向当时的宋军主帅曹彬建议,通过搭设浮桥跨过长江,把水战变成了陆战,以发挥宋军善于陆战的长处。这一提议获得曹彬的同意,使得宋军顺利度过长江天线。这时,南唐主帅企图驾驶小舟,用火攻烧断浮桥,截断宋军的退路。关键时刻,是潘美率军,力战南唐军队,使得宋军得以顺利的渡过长江,包围了金陵城,最终迫使南唐降服。
像这样一个智勇双全,功绩显赫的人,怎么会嫉妒一个投降过来的杨继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