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盗墓贼乾隆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从吃穿用度,到逝世以后下葬的陵墓,都是极为讲究的。比如在中国皇家建筑中,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就是金丝楠木。金丝楠在我国四大名木中排在首位,因此毫不意外的,金丝楠木成为古代帝王最喜爱的一种木材。
《博物要览》中曾有记载:“今内宫及殿宇多选楠材坚大者为柱梁,为群木之长。”。楠木能够耐腐、防虫,它纹理经美瑰丽,冬暖夏凉,还有着不易变形等优点,所以楠木就成了皇帝棺材中最常见的一种原料。
金丝楠木
然而,这种木材多分布在四川、云南一带,不但数量稀少,而且在古代极为原始的交通条件下,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而且,金丝楠木生长缓慢,想要长成栋梁之材至少要花费200年以上的时间。然而这一切,反而加剧了皇家对金丝楠木的追逐。
正是因为皇家总是用这种极为珍贵的木材造宫殿、造棺材,导致到了清朝年间,全中国已经没有多少金丝楠木可以给帝王打造他们想要的宫殿了。当时的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乾隆皇帝给自己打造金丝楠木棺材,是他从明成祖的陵墓上偷取金丝楠木。作为一国之主,他的这种行为到底是真是假呢?
乾隆画像
关于这件“千古一盗”的奇案,还是要从明十三陵的建造入手分析。前文中有提到,金丝楠木一直是皇家建造宫殿、陵墓时的一种专用建材,所以它有着“皇木”之称。
当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紫禁城里的很多宫殿都是用楠木做栋梁,后来又修建了明十三陵,这两座庞大的古老建筑群,就已经消耗了全国众多珍贵的楠木材。到了康熙年间,楠木又一次被大量使用。这样的过渡开采金丝楠木,就导致这种珍贵木材供不应求。
楠木
即便是一边砍伐楠木,一边种植楠木,一颗珍贵的金丝楠想要成才,至少都要花费60年的时间。正是因为这种过度消耗的现象,到了乾隆年间,金丝楠木所剩无几倒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至于后人为什么会怀疑乾隆偷了明十三陵的金丝楠,是因为《清史稿》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临阅,申禁樵采。”,这段历史发生于乾隆52年,当时重修明十三陵所采用的方案就是拆大改小,这样一来明陵中很多木料都会成为多余的存在。
楠木栋梁
乾隆年间金丝楠木格外欣赏,可是作为一代帝王,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喜奢靡的皇帝,眼瞅着别的皇帝都有金丝楠木做棺材,他自然不会甘于人后。可是国内找不到楠木,但是乾隆皇帝依然心心念念,据说他手下的大臣得知皇帝心思以后,便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方法,通过修茸明陵,明目张胆的将明陵中的金丝楠木换出来。
楠木宫殿
这件事在清朝的剧评、画本中多有记载,这件事也不像空B来风。而且在现代考古学者的考察中,人们发现这出偷梁换柱的戏码,也得到了考古学者的认可,因为清朝陵墓中的很多珍贵建筑材料,确实来源于明朝的木材、砖石。乾隆成了“盗墓贼”一事,这样一看也确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