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出现的大帝国都有扩大疆土的行为,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都曾通过军事武力的方式,大规模扩张自己的疆土。古中国在唐朝、明朝、清朝时期也算是大帝国时期,但奇怪的是古中国却没有主动进行疆土扩张。
中国史中,疆土最大的时期当属元朝时期。但当时的元朝是蒙古人成吉思汗通过军事扩张所招就蒙古帝国,而忽必烈登帝后,建立元朝的同时也没再进行任何扩大疆土的活动。而历史上的汉朝、唐朝时期,中国土地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是因为少数民族不断侵扰中原,帝皇才会派兵攻打他们的。就算将土地纳入帝国板块中,也会让这个地方自治。
那么,为什么古中国不热衷于扩大疆土?可以从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领域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是文化上,中国一直奉行儒学,而儒学讲求的是“一极牲”、“秩序新”和“包容新”。“一极牲”是指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则是人类的中心,只要能够保证皇权统治,就可以获得天下太平。但皇权统治的巩固程度与疆土面积的大小存在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国土越大越容易引发动乱。皇帝才不会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所谓的“秩序新”,就是利用道德对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进行限制,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请况,在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之时,天下也自然而然的太平起来。但如果派兵侵略其他国家,自然就会打乱这种立国之本,使得攘外不成还得先安内。
而“包容新”就是指接纳其他比自己强的国家。其实这点在各个朝代都有体现,因为各个朝代的中国附近都有实力弱小的国家,如古日本、古朝鲜、古缅甸等,这些国家虽然一直给中国进贡,以确保得到古中国的帮助。但试想想,既然这个国家都交得出这些钱财了,那势必背后还有更多钱财,古中国如果看上这些国家的钱财的话,将其打下来不是不可能。但古中国一直以包容新接纳它们,其中一个目的就在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而经济上,古中国一直以小农经济作为主导。小农经济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请况,而中国地区物资丰富,根本不需要通过扩张疆土从而获得某种生活物资。并且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因为人口不足导致粮食无法支撑。扩大领土意味着需要打仗,打仗需要人,那这些原本的耕地自然就没人耕种而导致荒废,粮食产量也随之下降。“民以食为天”,如果百姓吃不饱,必然滋事,国家也将不得安宁,出现动荡状况。
综合上述两点也可以看出,原来扩大疆域是件麻烦之事,一旦对外发动战事就有可能导致国内出现动荡请况。而就算扩大了疆土,把其他地区占领下来,也有可能因为占领区的人民存在不满,导致社会动荡。所以古中国很少进行领土扩张运动,除非是其他民族或国家先寻事,不然古中国一定不会贸贸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