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铸造于商代晚期,1939年出土,重约832.84公斤。因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遂被称为后母戊鼎(曾称司母戊鼎)。所谓“后母戊”三个字其实是某商王母亲的庙号,1976年安阳殷墟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后母辛”铭文青铜鼎,可以与“后母戊”铭文相印证。
1939年,河南安阳侯家屯武官村农民吴培文在农田刨地时挖到了这尊大鼎。当时,河南已处于日寇占领之下,吴培文和村民不希望这个大鼎落入日本人之手,想将鼎卖掉,于是打算将鼎肢解锯开,但是折腾了好几天,只成功锯下两个鼎耳。日寇闻得武官村挖到了大鼎的消息,便开始到处搜剿,吴培文等村民不得不将鼎再次埋入了地下。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这尊鼎才被重新掘出。
1948年,再次出土的后母戊鼎被运往南京中央博物院。当年,为后母戊鼎所震撼的蒋介石还摄有一张站在没有耳朵的后母戊鼎前的照片。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计划将后母戊鼎用飞机运往台湾,由于鼎过大过重没有成功。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南京机场发现了被弃置在那里的后母戊大方鼎。
新中国成立后,后母戊鼎由南京博物馆保存。当时,后母戊鼎的一只鼎腿上尚有武官村村民锯鼎未果而留下的锯痕,被锯下的鼎耳经过多年战乱,也只找回一只。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建馆,此鼎拨交历博。在调拨这尊大青铜鼎之前,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女士与山东文管会主任王献唐先生商量后,决定请山东博物馆修复青铜器的大师潘承琳到南京,对缺耳大鼎进行修复。
修复前,专家们首先对青铜鼎做了全面细致的研究。经检测,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铸造此鼎总共用了金属原料1000多公斤。后母戊鼎的四个柱足是中空的,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鼎范”即用来铸鼎的模子)浇铸而成。
由于工艺极其复杂,因而鼎的修复几经周折耗时数月。潘承琳先将后母戊鼎腿上的锯痕填满,然后又根据残存的鼎耳仿造了一个“假耳朵”,将丢失的耳朵修复“还原”。1959年,配好了“假耳朵”的后母戊鼎被调拨到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