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也被频频搬上荧幕供观众遐想。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古装历史剧中,皇帝被尊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人能与其比肩。而被冠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宰相一般都是扮演辅佐皇帝,维系帝业的角SE,那么现实中的宰相都是忠心耿耿,对皇帝俯首称丞的吗?
我国的宰相制度始于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面对空前的广阔疆域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秦始皇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意思就是只有独揽大权方能保证疆域稳定。面对繁重的朝堂事务,秦始皇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等各处事务。其中的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难看出,秦始皇设立的丞相制度将丞相之职放置高位,以致丞相“总百官,揆百事”,位尊而权重。秦始皇的本意是想借丞相之手,统领百官,执掌朝臣事务,减轻自身重担的同时又可以聚拢朝臣,巩固统治。不想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的丞相终野心勃勃,成为皇权的最强威胁者,君主专制的强劲对手,使得历代君王都在为解决皇权与相权之争煞费苦心。
到了汉朝,汉承秦制,但日趋成熟的丞相制度也让丞相有了谋权之念。西汉一朝相权最重。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宰相田蚡,入朝觐见时满朝皆立,唯他能坐着说话,同时他还能左右官员的任免和升迁,甚至他还要专门选址来修建他的府宅。这些骄纵跋扈都表现了当时相权的强大,皇权旁落。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时局混乱,中国开始进入相当长一段大混乱时期,整个魏晋南北朝,权臣篡夺皇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魏晋南北朝又被称为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的又一个历史大动乱时期,其主要原因就属皇权与相权之争。
到了唐朝,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但到了中后期,藩镇割据成为唐灭亡的重要原因,其终究还是权臣与皇权之争。
直至明朝,明初宰相胡惟庸屡次侵犯皇帝、觊觎皇位,明太祖朱元璋忍无可忍,终于在公元1380年诛杀胡惟庸,废黜宰相制度。这场皇帝与丞相的矛盾和斗争,终于以丞相的彻底失败而结束。
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皇权与相权之争最终以宰相的罢黜而结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宰相并非都是忠臣,身居高位,自然也衣望满身。